诗词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罗绍威

罗绍威

【生卒】:877—910

【介绍】:

唐末五代诗人。字端己。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人。少有英气,明习吏事。文德元年(888),授左散骑常侍,充魏博节度副使。光化元年(898),袭父位为魏博节度使,年二十二。累加检校太傅、兼侍中,封长沙郡王。天祐元年(904)封邺王。唐亡,事后梁,累拜太师兼中书令。开平四年(910)卒。好学工书,喜文学,爱招延文士。聚书数万卷,开学馆,置书楼,每歌酒宴会,与宾佐赋诗,甚有情致。在当时藩牧中,最获文章之誉。尤癖好罗隐诗,尊隐为叔父,名己所作诗集为《偷江东集》,颇为邺中人所讽咏。《公宴诗》“帘前淡泊云头日,座上萧骚雨脚风”,虽深于诗者亦叹服。《旧唐书》本传谓该诗集凡五卷。《宋史·艺文志七》著录《政馀诗集》一卷,《诗薮·杂编》卷二作《政馀集》五卷,《唐音癸签》卷三〇作一卷,另著录《偷江东集》五卷。其集并佚。《全唐诗》存诗二首、断句二句、判语一则,其中《白菊》一作罗隐诗。事迹见新、旧《唐书》及新、旧《五代史》本传。

【生卒】:877—910

【介绍】:

字端己。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人。罗弘信之子。文德元年(888),为左散骑常侍,魏博节度副使。乾宁五年(898),袭其父任为魏博节度使。二年,加同平章事。天复末,官至检校太傅、兼侍中,封长沙郡王。天祐元年(904),封邺王。仕后梁,官至守太师、兼中书令。卒谥贞壮。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有传。绍威喜延揽文士,为开学馆,邺都文学盛于一时。酷爱罗隐诗,尝著《偷江东集》5卷,今佚。《全唐诗》收诗2首,实为其父罗弘信诗。又2句,判词1则。《全唐诗补编·续拾》补题1则。

猜你喜欢

  • 取将

    拿取。韩愈《调张籍》:“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

  • 孟贯

    【介绍】:五代诗人。字一之。建阳(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约于南唐保大三年(945)游庐山国学,与杨徽之同学友善,又与江为、伍齐过往唱酬。后周显德五年(958),周世宗南征至广陵,贯潜渡江献诗。内有

  • 李侍御

    【介绍】:中唐以后人,以官侍御,故称,名已佚。《全唐诗逸》收诗2联。

  • 樊姬

    春秋楚庄王姬。曾谏止庄王狩猎,使勤于国政,又向庄王进言任用贤相孙叔敖,助楚成霸业。见汉刘向《列女传·楚庄樊姬》。刘禹锡《纪南歌》:“天寒多猎骑,走上樊姬墓。”

  • 枕中记

    唐沈既济作。《太平广记》卷八二题作《吕翁》,云出《异闻集》。叙唐开元年间,卢生在邯郸道上的客店里遇见道士吕翁,感慨自己功名不就,言毕昏昏欲睡。此时店主正蒸黄粱,吕翁给卢生一个青瓷枕头,卢生倚枕而卧,梦

  • 雍裕之

    【介绍】:蜀(今四川)人,主要活动于代宗前期。屡举进士不第,浪迹四方,有诗名,辛文房称其“为乐府,极有情致。”(《唐才子传》卷五)诗作多绝句,善写闺怨、客愁。《全唐诗》录其诗1卷。

  • 刖足

    楚人卞和于荆山得璞玉,献给楚厉王,玉匠认为是石,厉王以卞和欺骗自己而刖其左足。武王即位后,卞和又献璞于武王,玉匠还认为是石头,武王又刖其右足。文王即位,卞和抱其璞哭于荆山下,文王闻之,命玉匠剖其璞而得

  • 孙简

    【生卒】:757?—848?【介绍】:唐代散文家。字枢中。潞州涉县(今属河北)人。元和二年(807)与杨敬之、白行简等同年进士及第。辟镇国幕府。长庆元年(821),由京兆府司录参军授荆南节度判官,白居

  • 嘲鲁儒

    【介绍】:李白作于开元末初至东鲁时。鲁儒,鲁地之儒生。此诗对死读经书,不通时变,食古不化而又无经国济民本领的迂阔儒生进行了无情的嘲笑,而自比是善通时变的汉代儒士叔孙通,耻与这些腐儒为伍。“足着远游履,

  • 叶令

    (shè—)指东汉叶县令王乔。王乔有仙术,常乘履所化之凫上朝。后因以“叶令”为咏仙道之典。马友鹿《早春陪敕使麻先生祭岳》:“叶令乘凫入,浮丘驾鹤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