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词文

词文

文体名。我国古代民间叙事歌谣发展而来的一种文体,在体制上是由韵文唱词构成,篇幅宏伟,语言通俗,或杂以散说,也仅作为歌唱前的说明,而不是叙述故事,唱词以七言句为主,间或变化为三、五、六言句。用韵上,或一韵到底,或中间换韵,显示出灵活自由的特点。如《大汉三年季布骂阵词文》(S5441等),就是唐代民间艺人根据古代歌谣而创制的通俗作品,已从敦煌遗书内发现十种抄本,足见其流传之广。该篇除开头有“大汉三年楚将季布骂阵汉王羞耻群臣拔马收军词文”一段散文外,其余全为七言韵文,充分利用长篇叙事诗的表现手法,它的出现与我国古代民间歌谣的艺术传统密切相关。它直接继承古代已有的民间诗歌形式,结合当时讲唱文学运用韵文演述故事的特点,恣意铺写而成的长篇唱词,以迎合广大听众的需要。在创作方法上以情节曲折、结构谨严见长,同时还善于利用事件发展过程逐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描述的人物分别具有鲜明的个性,如《大汉三年季布骂阵词文》生动地塑造出季布、汉王、周谧、朱解等人物形象。故事结尾时唱道:“具说《汉书》修制了,莫道词人唱不真。”这与明代鼓词《大唐秦王词话》所云“试听一代兴唐主,尽属词人话里传”、“诗句歌来前辈事,词文说出古人情”,正暗暗相合,这说明敦煌词文与后代鼓词间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猜你喜欢

  • 噎欧

    逆呃作呕。韩愈《元和圣德诗》:“卿士庶人,黄童白叟,踊跃欢呀,失喜噎欧。”

  • 周仁瞻

    【介绍】:唐代编纂家。生卒年、籍贯、事迹不详。撰总集《古今类聚策苑》十四卷,《新唐书·艺文志四》置于黄滔后,周或为唐末人。作品已佚。

  • 欧阳董

    【介绍】:清江(今属江西)人。昭宗时隐居山中。丞相孙偓以谪宦至其所,见之,叹为神仙中人。《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1首。

  • 平桥

    唐京城长安咸阳桥的别称,亦名西渭桥。温庭筠《走马楼三更曲》:“马过平桥通画堂,虎幡龙戟风飘扬。”

  • 李澄之

    【生卒】:?—706?【介绍】:应作李登之,尉氏(今属河南)人。终生坎坷不遇。年60余为宋州参军。神龙中卒。长于五言诗。《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1首。

  • 酬李穆见寄

    【介绍】:刘长卿作。李穆,后来做了刘的女婿。当时刘任睦州司马。李穆沿桐庐江乘舟相访,先有《发桐庐寄刘员外》致意,叙说旅途劳苦之状。本诗是酬和之作,故前两句先撮取李诗旨义,后两句表达迎客时的欣喜之情和愧

  • 春融只待乾坤醉,水阔深知世界浮

    【介绍】:罗隐《春日湘中题岳麓寺僧舍》(“春日”,《全唐诗》作“春中”,一作“春日”)诗句,主观感受与客观景致相得益彰,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三“唐人句法”条引为“写景”例示。

  • 遗锦

    三国蜀阎宪为绵竹令,以礼让教民,百姓没有敢犯禁者。有男子杜威夜行得人所遗失锦缎二十五匹,归还失主,谓不敢辜负阎宪的教化。事见晋常璩《华阳国志·汉中士女》。后因以“遗锦”为称颂地方官员德政之典。骆宾王《

  • 偶作二首

    【介绍】:刘禹锡自述处世之道之作。诗人有感于世事的浮沉,从切身的体会中较为清醒地认识现实,并产生了愤激的感情。诗的第一首重在处世之道。以为人生处世如久病之人能熟谙药性,对酒而不沉湎,待人而善敷衍,而不

  • 头上

    上方。刘禹锡《客有话汴州新政书事寄令狐相公》:“三省壁中题姓字,万人头上见仪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