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奕
【介绍】:
五代蜀时人,余无考。《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1首。
【介绍】:
五代蜀时人,余无考。《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1首。
亦称“正对”。格律诗对仗的一种形式。指一联的上下两句中在相同的位置所使用的词语尽管所指非为一事,但它们属于同一事物类属,且意义相同或相反、相对。如“天”对“地”、“日”对“月”等。参见“六对”。
即河鼓。星座名。俗称牛郎星,隔银河与织女星相对。亦指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故事中的人物。杜甫《牵牛织女》:“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介绍】:贞元间曾应进士试。大和五年任补阙。《全唐诗》存诗1首。
【介绍】:见王涯。
①避世隐居之心。杨齐悊《秋夜燕徐四山亭》:“庭际有幽石,自然保遐心。”②思念远方之人的心情。权德舆《祗役江西路上以诗代书寄内》:“摇摇结遐心,靡靡即长路。”
【介绍】:一名烈,或又误作宋先、宋务先。字子昂,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进士及第。历洛阳尉、右卫骑曹参军、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等,终迁右台。仕朝以性直敢谏著称,又能诗文,《新唐书》有传。《全唐诗》收
南朝梁时门阀制度盛行,贵族子弟不学无术亦可官居要位,以至于有“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之谚以讥刺其弊政。见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劝学》。后或以“上车著作”咏著作郎或秘书郎。刘禹锡《秘书崔少监见
【介绍】:戎昱作。《苦哉行》,乐府诗题,出于《从军行》,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内容多写戍旅征战之苦。题下原注云:“宝应中过滑州、洛阳后,同王季友作。”宝应元年(762),唐王朝向回纥借兵讨伐史朝义。
晋周续之、刘遗民、陶潜都曾隐居浔阳。因以“浔阳隐”为隐居归田之典。司空曙《送菊潭王明府》:“莫爱浔阳隐,嫌官计亦非。”
【介绍】:李商隐作。唐文宗大和八年(834),成德节度使王庭凑死,其子元逵继位后,对朝廷较为恭谨。为了讨好藩镇,文宗于开成二年(837)六月以绛王(李悟)女寿安公主下嫁元逵,诗揭示了朝廷在强藩重兵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