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韩翔

韩翔

【介绍】:

唐代诗人。字君平。邓州南阳(今属河南)人,郡望昌黎(今属河北)。生年不详。少负才名。天宝十三载(754)进士及第。十五载(756)寄诗哥舒翰谋求佐幕。乾元二年(759)寄居兖州。宝应元年(762)淄青节度使侯希逸辟为从事,授检校金部员外郎兼御史。永泰元年(765)从侯希逸归朝,闲居长安多年。约大历七年(772)起,辟汴宋节度使田神功幕从事。九年(774)复佐田神玉。十一年(776)归长安。后佐李忠臣、李勉于汴州。建中元年(780)以《寒食》诗得德宗亲点,擢驾部郎中、知制诰。官至中书舍人。卒于建中三年(782)后。相传与柳氏有悲欢离合之爱情经历,后许尧佐撰为《柳氏传》,盛传于世。工诗,与钱起李端郎士元等交往酬和甚密,为大历十才子较杰出者。大历三年(768)与钱起等饯送王缙,作《奉送王相公缙赴幽州巡边》诗,时称擅场。姚合极玄集》置栩诗于下卷之首(上卷首列王维)。论诗标举“诗兴”、“清新”,推崇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等。多送别寄赠之作,间有题咏、酬和、乐府、纪行等。主要写对别者的慰勉之意,很少流露离别伤感之情,有些则表现报国立功情志或贫贱失意的哀伤。反映社会现实者极少,个别篇章对统治者的骄奢、权势有所讽谕。诗各体兼备。七古尤工,往往以杂言发端,以流畅纯熟的语言,刻画人物的豪迈情志。《送孙泼赴云中》、《和高平米参军思归作》等颇有盛唐气象。近体善于描绘清和明艳景象,摹写欢愉旷逸情怀,呈现柔艳之美,颇有佳句。李商隐受其影响。明胡震亨《唐音癸签》称:“君平高华之句,几夺右丞之席,无奈其使事堆垛堪憎。”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称其诗“始修辞逞态,有风流自赏之意”,“姿韵虽增,风气亦渐降”,称翃为“柔艳之祖”。《题荐福寺衡岳禅师房》、《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送高别驾归汴州》等为传世名作,《寒食》尤著名。《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韩翃诗集》五卷,已散佚。明人辑为《韩君平诗集》八卷。《全唐文》存文十四篇;《全唐诗》存诗三卷,《全唐诗补编》补二首。事迹见《新唐书·卢纶传》附传、《唐才子传校笺》卷四。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有《韩栩事迹考实》。

猜你喜欢

  • 路洵美

    【介绍】:祖籍魏州冠氏(今山东冠县)。为懿宗时宰相路岩三世孙。岩贬死后子孙逃往湘潭间,遂为永州祁阳(今属湖南)人。五代时任连州从事,后因病归家。《全唐诗》存诗1首。

  • 河梁

    旧题汉李陵《与苏武》诗是咏送别的名篇,其诗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句。后因以“河梁”借指送别之地。李益《杂曲》:“北风河梁上,四野愁云繁。”孟郊《感怀》之七:“河梁暮相遇,草草不复言。”

  • 诛宋玉茅

    北周庾信常有乡关之思,作《哀江南赋》,其中有“诛茅宋玉之宅,穿径临江之府”之语,谓自己在战国楚大夫宋玉住过的地方居住。·后因以“诛宋玉茅”谓修建住宅。罗隐《杜处士新居》:“翠敛王孙草,荒诛宋玉茅。”

  • 裴晃

    【介绍】:大历时曾在越州,参预严维、鲍防、吕渭等人之联唱。《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其所预联句诗4首。

  • 暾暾

    ①温暖。王建《春来曲》:“光风暾暾蝶宛宛,绕树气匝枝柯软。”②明亮。卢纶《晚次新丰北墅老家书事呈赠韩质明府》:“机鸣春响日暾暾,鸡犬相和汉古村。”

  • 漳滨

    漳河边。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四首》之二:“余婴沉痼疾,窜身清漳滨。”后因以“漳滨”为卧病之典。李商隐《梓州罢吟寄同舍》:“楚雨含情皆有托,漳滨多病竟无谬。”亦泛用为困顿于外之典。权德舆《送崔端公郎君入

  • 尖新

    新颖,新奇。李德裕残句:“老生夸隐拙,时辈毁尖新。”

  • 二梁冠

    唐代官员所戴进贤冠的一种,以冠上梁数区分等级,三品以下、五品以上两梁。见《旧唐书·舆服志》。皮日休《添鱼具诗·箬笠》:“纵带二梁冠,终身不忘尔。”

  • 法宣

    【介绍】:唐代高僧。一作慧宣、僧宣。生卒年、籍贯不详。隋末唐初常州弘业寺僧。武德九年(626)撰《释道庆塘铭》。贞观五年(631)撰《释慧頵砖塔铭》。二十二年(648),与苏州僧道恭同奉召至洛阳。法宣

  • 戏五禽

    汉末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禽的动作和姿态,编成一套体操,进行肢体活动以健身。后因称以五禽戏锻炼身体为“戏五禽”。李商隐《寄华岳孙逸人》:“海上呼三鸟,斋中戏五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