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僧房
【介绍】:
王昌龄作。该诗写僧房的环境及在僧房的感受。施补华《岘佣说诗》评曰:“句中有禅理,句外有神韵,可法也。”
【介绍】:
王昌龄作。该诗写僧房的环境及在僧房的感受。施补华《岘佣说诗》评曰:“句中有禅理,句外有神韵,可法也。”
即嵩山。在五岳中方位居中,故称。在今河南省登封市北。顾非熊《天津桥晚望》:“云收中岳近,钟出后宫微。”
【生卒】:?—850【介绍】:唐代小说家。止,又误作正。字子强。蒲州(治今山西永济)人。卢纶子。排行六。元和十五年(820)进士及第。累辟使府掌书记。大和中,入为监察御史、侍御史。累迁给事中。会昌末,
长有蓬草的土块。一般指坟上长草的土块,亦借指坟头。李白《上留田行》:“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平。”
指唐代诗人姚合、贾岛。二人交往密切,诗风相似,故并称。元辛文房《唐才子传》云:“(姚合)与贾岛同时,号‘姚贾’,自成一法。岛难吟,有清冽之风;合易作,皆平澹之气。兴趣俱到,格调少殊。所谓方拙之奥,至巧
【介绍】:张祜《夕次桐庐》诗句。桐庐,在今浙江。上句以“急”字状出风势之猛、晚潮之大;下句以“多”字写出雨之密集、叶之寒瑟。诗句通过写景表现出旅途的艰辛。
【生卒】:602—670【介绍】:唐代文学家、编纂家。岐州雍县(今陕西凤翔)人,其先居太原(今属山西)。淳风幼俊爽,博涉群书,尤明天文、历算、阴阳之学。贞观初,授将仕郎,直太史局。七年(633),造成
相传在昆仑山西北。据《淮南子·天文训》载:相传共工与颛顼争为帝,触倒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日月星辰斜移。胡曾《咏史诗·不周山》:“共工争帝力穷秋,因此捐生触不周。”
清蘅塘退士原编,台湾学者黄永武、张高评合著。张曾为黄之博士生。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6年印行。书前有黄永武序言。诗前有作者介绍,诗后有注释与鉴赏。注释简明,鉴赏详尽,且文字华美,颇多独到之处。是融
指唐代包融、贺知章、张若虚、张旭。四人为吴、越之士,文词俊秀,神龙(705—707)中,名扬于长安,号“吴中四士”。见《旧唐书·贺知章传》和《新唐书·包佶传》。
指《老子》。因《老子》有“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之语,故称。白居易《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梵部经十二,玄书字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