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岘山碑。晋镇南大将军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有政绩,深得百姓爱戴,爱登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死后襄阳百姓在岘山为他建碑立庙,望其碑者莫不落泪,杜预因名之为堕泪碑。见《晋书·羊祜传》。后遂用为缅怀羊祜
【生卒】:928—947【介绍】:字元祐,杭州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吴越文穆王钱元瓘第六子,天福六年(941)九月即吴越王位。卒谥忠献。《全唐诗补编·续补遗》收其诗2首。
清李调元编,何光清点校。巴蜀书社1992年4月出版。全书分上、下册,130万字。李调元(1734~1803),字羹堂,又字赞庵、鹤洲,号雨村,又号童山蠢翁,清绵州罗江县(今四川德阳罗江镇)人。他于乾隆
【介绍】:见皮光业。
【介绍】:一作《题杭州樟亭》,一作《题杭州樟亭驿阁》,又作《题樟亭驿楼》,郑谷作。咸通七年(866)自淮上游至杭州后作,时已岁末。写登杭州城极目所见。颔联绘钱塘城外江湖之景,真切生动,境界阔大,气雄势
【介绍】:窦巩《早秋江行》诗句。二句真切地描写了早秋江行时所见景色,潮涨江阔,秋雨雁飞,表达了淡淡的羁旅行役之愁。
【生卒】:?—835【介绍】:唐代文学家。字顺之。邓州新野(今属河南)人。元和元年(806)进士及第。又以宏词登科。授秘书省校书郎,辟宣州从事。历渭南尉、集贤校理等。累迁礼部员外郎。元和十三年(818
见“缩地”。
唐佚名编。见《唐写本唐人选唐诗》。
“剡(shàn)”字的隐语。指浙江旧名胜地剡县。罗隐《往年进士赵能卿尝话金庭胜事见示叙》:“两火一刀罹乱后,会须乘兴雪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