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各省都督代表会议

各省都督代表会议

辛亥革命时期独立各省筹建中央政府的临时机构。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后,各省纷纷响应,短期内已有不少省区脱离清政府而宣布独立。11月9日(九月十九日)和11日(九月二十一日)武昌和上海两地分别发出通电,邀请独立各省派代表开会筹建中央政府,出现了两个倡议中心。到上海的各省代表把会议定名为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也有一些省份的代表到达武昌,武昌方面以首义资格派人赴沪力争,聚集上海的各省代表改赴武昌开会,但决定每省留沪一人以“联络声气”。11月30日(十月十日)湘、鄂、闽、浙、苏、皖、桂、直、鲁、豫、川等十一省代表在汉口英租界开会,举湖南代表谭人凤为议长,主要通过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停战议和等项决议。12月2日(十月十二日)南京光复,会议议决临时政府设于南京,各省代表又改赴南京开会组织政府。参加武汉会议的代表和留沪代表于12月12日(十月二十二日)齐集南京召开全体会议,选出浙江代表汤尔和为议长,广东代表王宠惠为副议长,准备选举临时大总统。到12月下旬(十一月上旬)先后到达南京与会的已有苏、浙、鄂、湘、桂、皖、粤、晋、闽、直、鲁、豫、川、奉、滇、赣、陕等十七省代表共四十四人。12月25日(十一月六日)孙中山返国抵达上海。12月29日(十一月十日)各省都督代表会议召开临时大总统选举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以后又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并通过了孙中山提出的国务员名单,组成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代表会议致电各省都督府请派代表组成临时参议院为立法机关。及至临时参议院正式开会后,各省都督代表会议的历史任务遂告完成而不复存在。

猜你喜欢

  • 军功爵制

    战国时商鞅在秦国制订的军功爵位制度。秦汉两代沿用。商鞅在秦国变法时,规定立军功者授予爵位,制订军功爵位为二十级:一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以上相当于士;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

  • 吴淞之战

    鸦片战争中一次重要战役。吴淞位于黄浦江、长江汇流入海处,扼江海咽喉,筑有东西炮台,江南提督陈化成驻守西炮台,参将崔吉瑞等驻守东炮台。1842年6月16日(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初八日)英军进攻吴淞。两江总督

  • 五刑

    古代的五种刑罚,依轻重的不同,分墨(脸上刺字)、劓(割鼻)、刖(断足)、宫(破坏生殖能力)、大辟(斩首)五等。五刑产生的时代有不同说法: 《尚书·尧典》中有“五刑”的记载,《尚书·吕刑》则说蚩尤始作“

  • 基隆煤矿

    清代第一座近代化煤矿。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英国发生煤荒,以洋煤维持生产的各机器局燃料供应困难,福州船政局亦感到威胁。1875年(光绪元年)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沈葆桢奏准在基隆开办新式煤矿,进口英国机器,聘

  • 隋末官僚割据

    隋末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隋朝的反动统治。隋亡前夕,为抢夺农民胜利果实,一些隋朝官僚、地主豪强乘机起兵,各霸一方,称王称帝,出现了官僚割据的局面。主要割据者有: (1)隋虎贲郎将罗艺,据涿郡(今北京)、

  • 护国运动

    又称护国战争。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窃夺胜利果实,继孙中山之后当上临时大总统,开始逐步建立独裁统治,进而帝制自为,不断遭到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决定改中华民国为中

  • 通惠河

    河名。元代大运河的一部分。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由都水监郭守敬主持开凿。上自大都(今北京)西北昌平县白浮村引神山泉水。西折南转,经双塔、榆河,引一亩、玉泉诸水(在今北京昌平境内),经大都西门入

  • 曾如炷起义

    太平天国起义前湖南的一次农民起义。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湖南武冈人曾如炷反对地主杨居南乘当时灾荒之机运米出境, 武冈州知州徐光弼率兵镇压,曾如炷、曾以得、杨老六等在洪崖洞发动起义,于6月14日(五

  • 西征之役

    五代时后周在统一战争中,攻取后蜀秦(今甘肃天水)、成(今甘肃成县)、阶(今甘肃武都)、凤(今陕西凤县)四州的战役。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后周世宗柴荣命凤翔节度使王景、宣徽南院使向训率军西征伐蜀。周

  • 东林党

    明代后期的一个政治派别。神宗后期,政治腐败,朝中党派林立,互相纷争。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吏部郎中顾宪成被革职回无锡原籍,和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等讲学于东林书院。一批抱道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