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大东沟海战

大东沟海战

又名“黄海海战”,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海战。1894年9月16日(光绪二十年八月十七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舰队护送运兵船抵鸭绿江口大东沟,第二天上午,正待返航,突遇日本海军中将伊东祐亨所率舰队寻衅。中午双方交战。北洋舰队列阵迎敌,以主力舰“定远”、“镇远”居中主攻。丁汝昌在旗舰“定远”号上指挥,因飞桥震断跌落重伤,总兵刘步蟾代为督战。开战不久,即有数艘日舰被击伤,其中“比睿”、“赤城”重创,北洋小舰“超勇”、“扬威”分别中弹沉没和搁浅。日舰避开“定远”、“镇远”攻势,绕至北洋舰队侧后袭击,使北洋舰队腹背受敌陷于被动。爱国官兵拼死奋战, “致远”号重伤,弹药将尽,管带邓世昌下令鼓轮撞击日舰“吉野”,不幸中鱼雷沉没,全舰二百五十名官兵除少数遇救余皆壮烈殉国; “经远”号管带林永升力战阵亡,其舰力战良久,中弹沉没。而“济远”号管带方伯谦见“致远”号沉没,令转舵逃跑,已搁浅的“扬威”号被其撞沉。吴敬荣管带的“广甲”号在逃跑途中触礁。由于“镇远”、“定远”等舰的力战,最后北洋舰队再次嬴得主动, 日舰首先撤退。是役持续近五小时,先后参战的北洋舰队大小军舰计十三艘,丧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等号,余亦程度不同受损,人员伤亡一千左右。参战日舰十二艘,皆被创伤,数艘重创,人员伤亡约三百。

猜你喜欢

  • 晁错削藩

    汉景帝时期御史大夫晁错提出的削夺诸侯王封地的措施。汉初,刘邦在削除异姓诸侯王时,封立了九个同姓诸侯王。文景时期,他们的力量壮大起来, “谋为淫乱”。文帝时晁错任太子家令,曾数上书“言削诸侯事”。景帝前

  • 宋教仁之死

    亦称宋教仁案或简称宋案。宋教仁字遯初,又作钝初,号渔父,湖南桃源人,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同盟会的重要成员。中华民国成立后,热衷于资产阶级议会政治,主张扩大同盟会,争取国会多数席位,组织政党内阁。19

  • 郭子兴起义

    元末江淮农民起义。首领郭子兴,定远(今属安徽)土豪,当地白莲教首领。常散家资,结壮士,很有影响。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二月,郭子兴与孙德崖等聚众起义,攻占濠州(今安徽凤阳)。起义者以红巾为号,亦

  • 均田制

    中国封建社会中实行的一种土地制度。它首行于北魏,废止于唐代中叶。北魏初年,由于北方长期战乱,人口流亡,土地荒芜,地籍紊乱,经济破败,税源枯竭,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十月,孝文帝采纳给事中李安世的建议

  • 号军起义

    咸丰同治年间贵州白莲教的支派灯花教组织的农民起义,故又名“教军起义”。各号军用不同颜色的头巾、号褂和旗帜,分别自称黄号、白号或红号,其中以白号为主。号军以贵州东北部为根据地,主要活动在铜仁、石阡、思南

  • 勃极烈制

    金建国后,对原来氏族制时期之贵族议事制度进行改革。太祖阿骨打由都勃极烈(诸部长)改称皇帝。收国元年(公元1115年)七月起,又逐步改造都勃堇、勃堇、国相制度,创立勃极烈制,陆续设置谙班(大)勃极烈、国

  • 鲁作丘甲

    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的一项征收军赋的制度。《左传》记载,鲁成公元年 (公元前590年),鲁国由于受到齐国的威胁,需要加强军事装备, 因而“作丘甲”。丘为地方基层组织名,甲即盔甲,此处泛指军事装备。“作丘甲

  • 小站练兵

    小站,地名,又名新农镇,在天津东南七十里。1894年(光绪二十年)底,清政府接受李鸿章的军事顾问德国人汉纳根的建议,决定建立一支新式陆军,派长芦盐运使胡燏棻在小站招募训练,汉纳根任总教习。胡燏棻将招募

  • 第一流内阁

    又称第一流人才内阁。袁世凯在镇压“二次革命”、打垮国民党的军事力量后,为了利用国会中的第二大党进步党替自己建立独裁统治服务,于1913年9月任命进步党人熊希龄为国务总理组织内阁。熊邀请进步党名流梁启超

  • 反矿监税使斗争

    明神宗时城市工商业者和手工业工人反对政府掠夺的斗争。明神宗时,财政濒于绝境。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明政府派出大批宦官,充当“矿监”、“税使”,四出掠夺民间财物,激起城市市民的激烈反抗。万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