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桓温北伐

桓温北伐

东晋收复北方失地的军事行动。东晋穆帝时,桓温任荆州(治今湖北江陵)刺史,曾先后三次北伐。第一次在永和十年(公元354年),桓温率步骑兵四万余人,攻克上洛(今河南商县),并攻入关中,进驻灞上(今陕西西安东)。后为前秦苻雄战败,被迫撤回襄阳(今湖北襄樊)。永和十二年,桓温再次北伐。从江陵(今湖北江陵)出发,在伊水(今河南洛阳南)战败羌族姚襄军。桓温收复洛阳,修缮宫殿,建议穆帝还都。然穆帝偏安江左,无意北返,不给桓温增兵增粮,桓温只得留少数兵将镇守洛阳,自己撤回江南。洛阳又被前燕攻占。太和四年(公元369年),桓温三次北伐。从姑熟(今安徽当涂)出兵,步骑五万余人至金乡(今山东金乡),开凿水路数百里,进军坊头(今河南浚县内),打败前燕军,直向前燕都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进逼。同年九月,桓温因孤军深入,军粮不继,前燕又得前秦支援,晋军屡遭失败,桓温被迫改由陆路撤退。燕将慕容垂率八千精兵尾追,双方战于襄邑(今河南睢县内),晋军大败,死三万多人。北伐失败。

猜你喜欢

  • 爱国学社

    清末中国教育会创办的进步学校。1902年4月(光绪二十八年三月)蔡元培、章炳麟、黄宗仰等在上海成立中国教育会,进行革命运动。是年夏,上海南洋公学当局压制学生言论自由,激起学潮,二百多名进步学生愤而退学

  • 商鞅变法

    战国时商鞅在秦国进行的政治改革。商鞅将魏国李悝的《法经》带到秦国,改法为律,作为其变法的理论依据。秦孝公三年(公元前359年;一说秦孝公六年,公元前356年),商鞅第一次变法。主要内容:令民五家为伍,

  • 商朝

    朝代名。公元前十六世纪由商族首领汤灭夏后建立的奴隶制王朝。始都毫(今河南商丘,一说即西毫,今河南偃师)。前期曾多次迁都,至盘庚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小屯)后,商都固定下来,因而商也被称为殷。由于在殷墟发现

  • 四厘借款合同

    见“俄法洋款合同”。

  • 政学系

    参见“宪政商榷系”。

  • 东晋

    朝代名。永嘉元年(公元307年),晋怀帝司马炽封司马睿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镇守建邺(今江苏南京)。建武元年(公元317年)愍帝被杀消息传来,司马睿改称晋王。大兴元年(公元318年),司马睿正式

  • 绍兴和议

    南宋初年与金订立的屈辱和约。建炎以来,南宋爱国将士在中原、川陕、两淮战场上奋勇抗金,取得节节胜利。金军后方各地义军斗争也很活跃。金已不可能单纯依恃武力灭亡南宋。但宋高宗赵构等不顾朝野上下反对,一意“屈

  • 律宗

    中国佛教宗派。全称南山律宗。因创立者唐道宣住终南山,故名南山律宗,或南山宗,后此派盛行,简称律宗。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鉴真把律宗传入日本。

  • 献费

    汉代的一种赋税,名义上是诸侯王、通侯及地方官吏敬献给皇帝的费用。初无定数,各王侯及地方官吏竞相搜刮以媚上,民不堪命。高帝十一年 (公元前196年),乃令诸侯王、通侯及各郡于每年十月按所辖地区人口数,平

  • 南坡之变

    元英宗硕德八剌南坡(今内蒙古正蓝旗东)被害事件。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正月,仁宗死。三月,英宗即位。英宗自幼受汉族文化影响,即位后决意革新政治,推行“汉法”。当时仁宗之母答己太后与右丞相铁木迭儿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