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时王安石等主持的政治改革。又称熙宁变法、熙宁新政。北宋中叶,土地高度集中,广大农民破产。外部又有辽、西夏勒索岁币和军事威胁,造成各种社会矛盾加剧,积贫积弱局面日益严重,宋王朝统治危机加深。仁宗庆历新政失败后,朝野要求改革的呼声更高。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王安石上“言事书”,痛陈“改易更革”为燃眉之急,势在必行。但未被朝廷采纳。神宗赵顼即位,锐意改革图治。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二月,以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次年为宰相。特设制置三司条例司,由王安石等主持,制定和推行新法,以谋理财整军,富国强兵。所行新法“以理财最为急务”,有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和方田均税法;同时进行整军,有保甲法、将兵法、保马法、及设军器监等。此外,又改革科举与学校制度,罢诗赋、明经及帖经、墨义等,以经义策论明法试进士;改革太学之制,立三舍之法;撰注“三经新义”,颁为学校教科书,以为新法培养人材。新法限制了统治阶级中一部分人的特权,缓和了积贫积弱的局面,有利于生产发展和社会安定。但遭到司马光、文彦博、韩琦等政治反对派的猛烈抨击与破坏,加以变法派内部分裂,宋神宗动摇,致使王安石两辞相位,变法步履惟艰。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神宗死,哲宗年幼继位,宣仁太后摄政,起用司马光为相,新法几乎全被废罢。

猜你喜欢

  • 五户丝

    参见“科差”。

  • 夹谷之会

    春秋末年齐、鲁二国在夹谷(今山东莱芜)举行的盟会。公元前500年,齐、鲁二国为结束前段时间的不友好状态,约定在齐地夹谷举行盟会。孔子时为鲁国的大司寇,被指派担任鲁定公的相仪随同前往。会上,齐景公使莱人

  • 回纥汗国

    回纥人是古代丁零人的后裔,西汉时丁零人居住在匈奴北部,受匈奴统治。南北朝时称高车,亦称铁勒或疏勒。回纥为铁勒之一部,居于今蒙古色楞格河流域一带。是一游牧部落。隋末唐初,回纥渐强,不满于突厥的奴役,与仆

  • 东林党

    明代后期的一个政治派别。神宗后期,政治腐败,朝中党派林立,互相纷争。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吏部郎中顾宪成被革职回无锡原籍,和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等讲学于东林书院。一批抱道忤

  • 铁路国有政策

    1910年5月23日 (宣统二年四月十五日)美、英、法、德四国银行团订立铁路协定,联合逼迫清政府向其借款修筑川汉、粤汉两铁路。次年,盛宣怀就任邮传部尚书后,向清廷提出把各省铁路收归国有、借款兴办的具体

  • 远交近攻

    战国时范睢为秦国筹画的一种外交策略, 即结交远邦,进攻近邻。周赧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秦相国穰侯魏冉使客卿灶(一作造)攻取了齐国的刚(今山东宁阳东北)、寿(今山东东平西南)两地。魏国人范睢(时

  • 蒙古灭夏

    西夏自仁宗以后,皇室内部斗争激烈,政治日趋腐败,国力日削,不能抵抗蒙古南下侵掠。恒宗天庆十二年(公元1205年)三月,铁木真以追击克烈部亦刺哈桑昆为名,首次派兵入侵西夏,蹂践瓜(今甘肃安西东南)、沙(

  • 帝国宪政会

    见“国民宪政会”。

  • 三京宰相府

    辽先后后置五东,即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大名城)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以五京为中心,分全国为上京道、西

  • 安徽独立

    安徽早有革命党人从事宣传和组织活动,革命风潮渐次兴起。安徽编练新军后,有不少革命党和倾向革命的知识分子投笔从戎,有的还充任了下级军官,在新军中集聚了一定的革命力量。但安徽革命党人的活动缺乏统一的领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