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

我国古代著名书院。在今江西庐山五老峰下。唐贞元名儒李渤曾隐居读书于此,畜白鹿以自娱,人称白鹿先生。后渤任江州(今江西九江西南)刺史,于其地建台榭,以白鹿名洞。南唐于此洞置学馆,学者大集,以名儒李善道为洞主,掌教授,时称白鹿洞国庠或庐山国学。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朝廷赐监本九经,称白鹿洞国学。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改称白鹿洞书院。庆历年间兴州县学,书院荒废。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孙琛即旧址修建学馆十间。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知南康军朱熹又重建白鹿洞,亲定学规,朝廷赐敕额“白鹿洞书院”及监本九经。朱熹与陆九渊等名儒均曾讲学于此,生徒日众,为当时各地书院之楷模。

猜你喜欢

  • 端平入洛

    又称三京之复。宋理宗时出兵收复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的一次军事行动。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金朝灭亡,南宋朝臣赵范、赵葵、全子才等建策守河、据关

  • 皇祐佃客逃移法

    北宋仁宗时为限制川峡一些地区官庄与私人佃客逃移的两项专法。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颁布。规定:①夔州路(治今四川奉节)诸州官庄客户逃移者,各地一律不得准其居停,官府须将他们一律“勒归旧处”。②施(今

  • 至道建储

    宋太宗时在确定皇位继承人问题上的斗争。太祖死后,舍其子而由弟赵光义(即太宗)继位,违背传统的父死子继之制。太宗为保住皇位,对兄子及胞弟备加防范打击。其长子赵元佐营救叔父涪陵公赵廷美,太宗殊为不悦。廷美

  • 苏四十三、田五起义

    清乾隆(公元1736年—1795年)年间甘肃青海地区回族和撒拉族人民起义。甘肃是回族人民聚居地之一。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甘肃安定(今定西县)回族马明心创立新教,反对“门宦”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

  • 湖北纺织四局

    亦称湖北纺织官局、纱麻丝布四局、纱麻四局。为张之洞创设的湖北纺纱、织布、缫丝、制麻四局的合称。888年(光绪十四年)两广总督张之洞看到纺织为大利所在,拟在广州设立织布纺纱官局。因李鸿章已为上海机器织布

  • 义净取经

    唐高宗时,佛教大师义净于咸亨二年(公元671年)从广州出发,搭波斯船浮海去印度,先在那烂陀寺钻研佛经十年,后又到宝利佛逝、末罗瑜 (在苏门答腊),搜罗并抄写佛经,滞留南洋又十年,先后游学三十余国,历时

  • 梨园弟子

    唐代旧制,太常寺掌雅俗之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玄宗另设左、右教坊,选乐工数百人,以右骁卫将军范及为使,掌宫廷音乐。玄宗精通音律,亲自在禁苑中的梨园教乐工学曲。这些学曲者被称为皇帝梨园弟子。

  • 统一度量衡

    战国时期各国度量衡各不相同。以度来说,各国尺寸长短不一。以量来说, 更为混乱。如秦以升、斗、桶(斛)为单位,均以十进位;齐以升、豆、区、釜、钟为单位,姜齐时升、斗、区均为四进位,而以十釜为钟,田氏代齐

  • 鄱阳湖之战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陈友谅与朱元璋之间的一次战争。陈友谅称帝建汉后,不断与朱元璋交兵,但多次失败。至正二十三年三月,朱元璋领兵北救韩林儿于安丰(今安徽寿县)。四月,陈友谅乘机统兵六十万围洪都

  • 江淮起义

    隋末三大农民起义之一。其领袖为杜伏威、辅公祏。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杜伏威、辅公祏在山东率众起义,后合并义军苗海潮部,转战淮南,自称将军。又兼并义军赵破阵部,势力渐强。后屯兵六合(今江苏六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