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丁巨算法

丁巨算法

八卷。元丁巨(生卒年不详)撰。丁巨始末未详,在《丁巨算法》自序中,丁巨记载了成书经过:“独余幼贱,不伍时流,经籍之余事。法物度轨,则间尝用心。因于算术上自九章,下至小法,数十百家,摘取要略。述算法八卷。”《丁巨算法》今仅有残本面世,在《知不足斋丛书》中收录六十二问,不足一卷;在《永乐大典》卷一六三四三至卷一六三四四中收有提纲一条,另有二十七问。其中提纲是列于问题前面的关于正方形与其内切圆、立方体与其内切球的有关周长、面积和体积等计算公式八条:“方求圆〔二十二乘,七除〕。圆求方〔七乘,二十二除〕。平面求周〔圆十二乘,方四乘〕。外圆求积〔圆物,六乘十二除〕。〔方物,八乘十六除〕。立圆求径〔九乘,十六除〕。立方求圆〔十六乘,九除〕。见斜求方〔五乘,七除〕。见方求斜〔七乘,五除〕。”现存的八十九个问题均是一般应用题,比较简单,只有一题为三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大量的是度量衡换算的商业算题。例如:“今有鸡三只,价值二两;鸭七只,亦值二两。今持钱一百两,欲买二色各停,问鸡鸭各价多少?答曰:各买一百零五只。鸡价七十两,鸭价三十两。以钞一百两,以二十一乘之得二千一百为实,以二十为法除之,得一百零五只,乃鸡鸭数也。求价者倍鸡数三除之,倍鸭数七除之也。”在书中丁巨已广泛使用了十进小数,他称小数为“省数”,在解释权衡单位进率“两”后说:“今从省数者,两下止言钱、分、厘、毫、丝、忽,如银钱法。犹田亩之不用里角,而从顷、分、厘、毫、丝、忽也。”并且还给出了小数的专门记法,把“六十七两六钱八分”记作“⊥⊥”小数部分以小字记之,说明当时中国已相当熟练地使用十进小数了。丁巨在书中还用歌诀的形式给出一些问题的计算公式,如堆垛公式:“草垛添兴,以元乘今,折半积真;三角添一,又添二乘,六而一精,……”即为茭草垛:1+2+3十…+n=n(n+1);三角垛:1+3+6+…+=n(n+1)(n+2);……。在书中丁巨十分重视总结一般性的算法。他将一类比例算题称为“两头交易”,并给出了一般方法。例如“元雇车一两,议行道一千里,载重一千二百斤,与钞七十五两;今添重三百六十斤,行一千三百里,问与钞几何?”“此两头交易也,以今行道乘今载重,与元与钞相乘为实,却以元行道乘元载重为法,除之。如减斤重,减行道数,皆同此法,此双头交易乘除也”。对此类问题他进一步总结说:“凡两头交易,先布六草为法,己负者:甲乙乘为法,丁戊乘为实;丁怯者丙戊乘为法,甲乙己乘为实,戊阙者丙丁乘为法,甲乙己乘为实。甲乙丙,丁戊己,若以复乘之除之亦通。”在筹算除法方面丁巨提出了“撞归法”,改善了筹算除法运算。总之,《丁巨算法》代表了元明之际我国商业数学的发展水平,说明了当时数学进一步实用化、大众化,起到了普及数学教育的作用。《丁巨算法》成书于1355年,全帙版本不详,《永乐大典》中只有一小部分,鲍廷博的《知不足斋丛书》与李俨的《十三、十四世纪中国民间数学》中都录有残本。

猜你喜欢

  • 笔峰存稿

    五卷。明王凤灵(约1531前后在世)撰。王凤灵,字应时,自号笔峰,莆田(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至广西布政司参政。其人官刑曹时,曾疏论宦官张锐、都督钱安大辟之不当赎,及

  • 毛诗异义

    四卷。清汪龙撰。汪龙,字叔辰,又字蛰泉,安徽歙县(今安徽省歙县)人,乾隆时举人,拣选知县,生卒年不详。据其目录后自识说,嘉庆十八年得与段玉裁相交,读了段所注《说文》,从前之疑义得以补正的有若干条,重写

  • 诗学汇选

    二卷。明胡文焕(生卒年不详)编。胡文焕著有《文会堂琴谱》。本书就坊本《诗学大成》采录重新编次而成。全书分三十九门。所采录的诗自汉魏六朝至明代。但好坏并存。

  • 治河奏疏

    ①四卷。李化龙撰。李化龙(1554-1611),明河南长垣人,一说山东韦丘人。字于田,号霖寰。万历(1573-1620)进士。由县令累迁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万历二十七年(1599)总督湖广、川、贵、

  • 光绪会计表

    四卷。清刘岳云撰。刘岳云,江苏宝应人。光绪进士。官户部主事,江西司员外郎。是书为光绪中刘岳云任官户部时所作。书前有其自序和王文韶序。是书依据各该管所造之册,将部库出入及各省出入的数字列出总表,并附注出

  • 广雅书院藏书目录

    七卷。清廖廷相编。廖廷相(约1860-1920),广东南海人,清末民初目录学家。光绪进士,入翰林,为词章,编《广雅书院藏书目录》七卷。正文卷一为御制敕撰书;经、史、子、集四部各一卷,下分类;卷六为杂著

  • 西塘集

    十卷。宋郑侠(1041-1119)撰。郑侠,字介夫。福州福清(今福建福清县)人。治平四年(1067)进士,任光州司法参军。时王安石变法,数以书言新法之弊。监安上门时,天旱,流民四起,作《流民图》献神宗

  • 乐元语

    一卷。汉刘德撰。辑佚书,清黄谟辑。刘德系汉景帝之子,河间献王,好古尚儒,曾于民间广求古书,武帝时曾献雅乐。此书系《汉魏遗书抄》之一。原书久已失传,《汉书·艺文志》及《隋书·经籍志》、《唐书·经籍志》均

  • 墙东杂著

    一卷。清王汝骧(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汝骧,字云衢。江苏金坛人。由贡生官通江知县。此编乃所作古文,全集文共二十一篇。前六篇皆经说,后十五篇皆史评。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介绍。

  • 论语孔注辨伪

    二卷。清沈涛(生卒年不详)撰。涛字西雍,浙江嘉兴人。嘉庆十五年(1810)进士。著有《匏庐箸书》。丁晏曾注《论语孔注证伪》四卷,其称所传《孔氏书传》、《论语孔注》皆系王肃伪作。沈涛以孔注散见于集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