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七录

七录

十二卷。南北朝阮孝绪撰。阮孝绪(479-536),字士宗,谥文贞处士,河南尉氏人,著名目录学家。童年时过继给有万贯家财的叔父,不爱金钱而爱读书。屏居一室,苦攻坟典,谢绝交往,远离仕途。13岁通晓五经,25岁已具备了丰富的目录学知识,对遗文隐记,犹好搜集、收藏;同时博采宋、齐以来,王公缙绅之馆,总集众家,撰成《七录》。该录分内、外篇,内篇五录,即经典录、记传录、子兵录、文集录、术技录。每录之下又分不同类目,经典录分易、尚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类;记传录分国史、注历、旧事、职官、仪典、法制、伪史、杂传、鬼神、土地、谱状、簿录;子兵录分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家;文集录分楚辞、别集、总集、杂文;术技录分天文、谶纬、历算、五行、卜筮、杂占、刑法、医经、经方、杂艺。外篇二录,即佛法录和仙道录。佛法录又分戒律、禅定、智慧、疑似、论记;仙道录分经戒、服饵、房中、符图。共计收录图书五十五类,六千二百八十八种,八千五百四十七帙,四万四千五百二十六卷。阮孝绪根据以往私人藏书家的目录和流传的官家藏书目录,进行研究、比较,然后编目著录,开研究往昔目录之端,摆脱了单纯收录藏书的局限,较官藏书目更加完备。《七录》总括群书四万余卷,通过提要介绍作者事迹和图书流传等情况。立类采用七分法,专立纪传录,使史书摆脱从属地位,独立成类,类下并列十二子目,加以细分,都是前所未有的。作为当时全国综合性系统目录,在我国目录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书早佚,其序文收于《广弘明集》卷三中。“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中有清王仁俊辑本一卷。

猜你喜欢

  • 春秋年表

    一卷。撰者不详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云:“《春秋四二十国年表》一卷,不知何人作。自周而下,次以鲁、蔡、曹、卫、滕、晋、郑、齐、秦、楚、宋、杞、陈、吴、越、邾、莒、薛、小邾。”因此表正二十国,因此《四

  • 春秋世族图考

    二卷。清沈澄本(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撰。澄本字醒庵,吴兴(今浙江吴兴)人,约生活于乾隆、嘉庆年间。作者鉴于《左传》一书记事繁杂,记人也错综纷纭,或一人而名谥互见,或一族而世系纠葛,初学者极为不便。于

  • 尔雅直音

    ①二卷。清孙偘撰,偘字步陶,江苏高邮县人。是编列陆德明《音义序》于卷首,次为例言,附以乾隆乙卯(1795年)自识,次为总目。正文析《释诂》至《释乐》为上卷,《释天》至《释畜》为下卷。此编为便初学,不注

  • 四书考正伪

    无卷数。清吴鼎科撰。鼎科字庭宝,江苏元和(今江苏苏州)人。是书无序例,书口题为“四书考正伪”,每篇首行或题为“四书考正伪”,或题为“四书乡党考”,共二十六条。大抵引用群说,以证经文,群说低经文一格,按

  • 强识编

    四卷,续一卷。清朱士端撰。士端字铨甫,江苏宝应县人,道光元年举人。士端曾住在王引之家,得亲炙其父念孙,饱闻王氏父子之论,故于声音训诂之学,俱有心得。此书大旨与《经义述闻》相近,而精则不及。如释《诗·载

  • 方德望神父小传

    一卷。法国人艾葆德译。袁承斌、丁汝成合译为汉文。方德望字玉清,崇祯三年(1630)至中国与高一志在山西传教,后又到陕甘等地传教,曾到北京研究历法,顺治十六年(1659)病故。传说他能“驱蝗伏虎”,教中

  • 书经大统凡例

    一卷。清廖平撰。此书取用札记体的形式,对《尚书》中的数十条疑义逐条进行辨析,是光绪丙午(1906年)在青神汉阳国粹精舍讲学时的讲稿。本书多附会经文,又引西方的一些学术名词,颇多怪异之论,但仍以今文经学

  •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

    前集六十九卷,后集八十一卷,续集五十六卷,别集九十四卷,外集六十六卷。南宋谢维新(生卒年不详)、虞载(生卒年不详)撰。谢维新字去咎,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太学生,自署曰胶庠进士。虞载字子厚,与谢维新同

  • 费城县志

    十卷,清黄学懃纂修。黄学懃字敏若,南陵人,举人出身,康熙二十五年(1686)任费城县知县。费城县志创于明嘉靖年间王圭峰,再修于万历年间杨果,三修于崇祯年间汪桂茂。然中经兵燹,板章脱落,字迹几不可识。黄

  • 国朝闺阁诗钞

    九十九卷。清蔡殿齐编纂。蔡殿齐字梅庵,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本书系清代妇女诗歌总集,自朱中楣《镜阁新集》至万梦丹《韵香书室吟稿》,共选入作家九十九人,每人各一集,集各一卷。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