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丧服要集

丧服要集

一卷。晋杜预(222-284)撰,清马国翰辑。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司马昭妹夫。咸宁四年(278),继羊祜任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次年,连表请攻吴。太康元年(280),统兵克江陵(今属湖北),招降南方州郡。以功封当阳县侯。博学而多谋略,时号“杜武库”。撰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春秋释例》、《春秋长历》等。其中《集解》系《左传》注解流传至今最早的一种,收入《十三经注疏》中。泰始十年(274),武元杨皇后崩,朝议皇太子释服日月,杜预主张二十五月除服,当时外内责怪其违背礼仪以迎合时势,杜预让博士段畅采辑典籍作为证据,这可能就是《丧服要集》成书原因。《隋书》把它分成二卷,《唐志》作《丧服要集议》三卷,现在已经散失。马国翰从《北堂书抄》、《初学记》、《通典》中辑得《宗谱》一篇,佚文十二节,合录成此书。史臣之短丧之议,谓之狗以苟合,不求其正,又认为《檀弓》习于变礼,微词以讥之。今天预书已经不完全,然而,其《宗谱》一篇,辨别大宗小宗,极其详尽。另外,其对父母同日卒葬虞祔先后之礼的论述,也很明晰。说礼者应该拿来作为参考。此书有玉函山房辑本。

猜你喜欢

  • 正论

    见《崔氏政论》。

  • 推篷寤语

    九卷。余录一卷。明李豫亨(生卒年不详)撰。李豫亨,字元荐,松江(今上海)人。著有《推篷寤语》、《三事溯真》等,多涉释道家言。书首自序中言:“舟之亡所见者,篷蔽之;人之懵所知者,寐障之。此书欲启昔之寐,

  • 湖上青山集

    一卷。清陈时撰。陈时,钱塘(今杭州)人。《湖上青山集》武堂本。共一卷。兹篇实为山川题咏集。其将与西湖相连属之山,共一百二十六座,各系一诗,并附短序。诗为五言六句,大多劲拔有力,可称佳作。其序则于昔人传

  • 林泉高致

    见《林泉高致集》。

  • 九经学

    三卷。清王聘珍撰。聘珍字贞吾,号实斋,江西南城县人,拔贡生,阮元曾请他参订古籍。此书原题卷数八十九,此为残稿,仅有《周礼》二卷,《仪礼》一卷。似应列礼类,但前人既刻入丛书,又题曰“九经学”,所以就归入

  • 蕉窗杂录

    一卷。旧本题宋稼轩居士撰。稼轩居士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1140-1207)的号。书中所记,凡遇“宋”字,必在上面加一“皇”字,以示其书为真辛弃疾所作。但书中多处引用明人著作,如引杨慎《丹铅录》、王鏊

  • 回教考略一册

    ①不分卷。加拿大人格然特撰。英国人季理斐(1862-1931)译。此书共八章,第一章叙述回教源流,第二章论述回教得失,第三章叙述儒教源流,第四章论述儒教得失,第五章叙述印度教源流,第六章论述印度教的得

  • 中原文献

    二十四卷。明焦竑(1541-1620)编。焦竑字弱侯,号淡园。江宁(今江苏南京)人。著有《易筌》。是书分经集六卷、史集六卷、子集七卷、文集四卷,末附通考一卷。其自序说:“一切典故无当于制科者,概置弗录

  • 禘祫觿解

    一卷。清孔广林撰。该书序言认为:“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祭人鬼莫大于禘祫。”禘祫之义,汉魏以降聚讼纷纭。《禘祫觿解》取汉以来诸儒禘祫之解,参考《大戴礼记》、《春秋》三传、《周礼》,辨禘祫之义。共计二

  • 直音旁训毛诗句解

    二十卷。元李公凯撰。李公凯字仲容,宜春(今属江西)人。生平事迹不详。该书流传极少,诸家俱未著录。始见于《千顷堂书目》之中,朱彝尊《经义考》从之。该书的特点是:每篇诗的训释均有三个部分。一为“直音”,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