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书绎

书绎

① 六卷。杨文彩撰。其生卒年不详。文彩字治文,宁都(今属江西省)人。明代学者。《书绎》卷首有指略十六条,先儒论二十一条,四十二篇亡书目,然后是《汲冢周书》篇名。其余卷次,一如蔡沈集传。此书体例亦与一般注疏不同,其注语或如策论,或如语录,或如时文批语。书前有其弟子魏禧序与文彩自序。其自序言,是书乃他与魏禧相互研讨《尚书》的心得,并称是书之成魏禧之功甚多。然魏禧工于文章,解经非其所长。故此书亦不过一家言而已。② 一卷。清廖翱撰。廖翱字羽皋,广东南海人,道光进士,官至山西定襄县知县。此书专门解说《尚书》大义,而又不拘泥于旧解。其中亦间有合者,如说《禹贡》“导岍及岐”以下十三节,是说以江、河、淮、济为干流,在雍州的渭水、在豫州的洛水、在荆州的汉水,又都是支流中的干流。禹治水是先治其干流,以通疏泄之区;其次再治其支流,以畅归附之势;至于说支流中的小支流,其名称不可能全部记录下来,则以其所经过的山来举之。济为四渎,不详支流所附者,以优见无常也。弱水、黑水,在西南边檄之外,没有流经中原地区,是禹治水的最后地点,可是却先谈到它们,是先略而后详的。廖氏此说,对于禹治水的次序十分明晰。只是此书疑古文仍出于孔壁之中,不应与伏生所传的相同。此书有同治年间真州张氏刊榕园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大政记

    三十六卷 明朱国桢撰。朱国桢字文宁,乌程人,万历己丑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是书以编年体裁记载洪武元年(1368)至隆庆六年(1572)史事,繁简多有未当,殊乏史裁。

  • 春秋宗经录

    十四卷。清杨丕复(详见《仪礼经传通解》)撰。该书意在革除前人违经从传、轻经重传之弊,折衷《春秋》三传之说,而以经文为主,对前人的某些观点有所驳正。该书有嘉庆四年杨彝珍校刊本。

  • 四传管窥

    三十二卷。清张星徽(生卒年与生平事迹不详)撰。星徽字北拱,温陵(今福建泉州)人。该书前有作者自序,知该书作成于清乾隆四年(1739),共三十二卷,其中《左传》十六卷,《国语》四卷,《公羊传》六卷,《穀

  • 皇明十六朝广汇记

    十八卷。明陈建(详见《皇明从信录》)撰。该书前几卷题名《皇明广汇记》,后几卷曰《十六朝广汇记》。汇辑洪武至天启朝时事,且于辽事记述尤详,所记诸事,间注出处。有明崇祯年间友石居刊本。

  • 周易总义

    二十卷。宋易祓撰。易祓字彦章,别号山斋,生卒年不详。潭州宁乡(今属湖南)人。据《南宋馆阁续录》载,淳熙十一年(1184年)上舍释褐出身。庆元六年(1200年)八月,除著作郎。九月,知江州。又周密《齐东

  • 味梅吟草

    四卷。清余希婴撰。余希婴,生卒年不详,字筠雪,号澹如,江苏昆山人,余梦星之次女,许配常熟朱子钦,因家贫,立志奉养双亲,终生未嫁。年过八旬,仍作女傅,以教书、教刺绣为生。此书咸丰九年(1859)夏镌,松

  • 王制井田算法解

    一卷。清谈泰(详见《王制里亩算法解》)撰。是书首解畿外八州建二百一十国之实数,次解天子畿内九十三国之实数,又次解畿内外井田之地。并以里计算亩数,十百千万,依次递升。位数参差,易乱其次序,故作者又作《里

  • 洪范皇极内外篇

    见《洪范皇极内篇》。

  • 尊孟辨

    三卷。续辨二卷。别录一卷。宋余允文撰。允文字隐文,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生卒年不详。《尊孟辨》对宋代司马光、李觏、郑厚(字叔友)三家有关驳诘孟子的言论一一进行辨说,旨在推倒群疑,定孟子于一尊,故书名曰

  • 典籍便览

    八卷。明范泓(生卒年不详)撰。范泓字本涵,婺源(今属安徽)人。书前题新安员一隐士。其书分天象、月令、地势、经世、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人类、物类十部。每部又各分子目。所采辑故实,较为繁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