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代史平话

五代史平话

十卷。作者姓名已佚。宋人编,元人稍做整理刊行。讲史话本小说,分叙五代梁、唐、晋、汉、周故事。梁、唐、晋、汉、周各分上下二卷,梁、汉俱缺下卷。亦有脱佚目录者。独《梁史平话》一卷从开天辟地讲起,对历代更替略加叙述,随后由晋至唐;对唐中叶引起五代局面形成的黄巢起义叙述稍详,以至朱温建立帝国。虽无下卷,但可推知写到梁亡。以下各卷均分叙五代兴亡更替故事。各史开头叙述主要人物的出身和发迹经过,如黄巢、朱温、刘知远、郭威等,大多出于说话人口头创作,或根据民间传说和旧话本改编,用的是白话。转入正文,则多半依据《资治通鉴》,多用文言。全书历述五代盛衰始末,描写唐末政治腐败黑暗,再现封建割据者之间频繁的战争和动乱局面,对人民的痛苦和当时的民族矛盾亦多有反映。也存在宿命迷信内容和对黄巢起义的毁谤。说书人讲说《通鉴》,宋时书坊间已颇盛行。《五代史平话》即按《资治通鉴》编年顺序,对其记载的历史内容有选择、有详略地加以节录和改写。北宋崇宁、大观间已有专说五代史故事的说话人尹常卖,此书大约就是以说话人的口头创作为基础,经文人手增补而成的。《资治通鉴》记事止于五代末,《五代史平话》结尾涉及宋初赵匡胤立国事,《通鉴》不载,《平话》似据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改写。宋元平话是后世长篇章回小说之祖,故该书对研究宋元话本小说和中国小说史有重要参考价值。该书所见最早版本是曹元忠于光绪辛丑(1901)发现的宋刊巾箱本(似已非宋原本)。1911年,董康诵芬室有影印本。192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排印本。1954年,古典文学出版社亦出版排印本。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宋元平话集》,将该书收入,丁锡根点校。

猜你喜欢

  • 思贤录

    《思贤录》五卷,《续录》一卷,并为明谢应芳(1296-1392)撰。谢应芳字子兰,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笃志好学,尊奉程朱理学,终身不仕,自号龟巢老人。著述颇多,除本书外,尚有《怀古录》、《辩惑编》

  • 新旧唐书杂论

    一卷,明李东阳(1447-1516)撰。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属湖南)人,天顺年间中进士,历编修、侍讲学士之职。弘治八年(1495年)由礼部右侍郎进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正德时官至少师兼太

  • 说文句读

    三十卷。清王筠(1784-1854)撰。王筠字贯山,号篆友,山东安丘人。道光元年(1821)举人,官山西宁乡知县。通经识古,尤精于小学,主要著作有《说文句读》、《说文释例》、《说文系传校录》、《说文韵

  • 滕王阁集

    十卷。明董遵编。董遵生卒年及事履不详。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之滨,唐高祖子滕王元婴任洪州刺史时始建。滕王阁自王勃、韩愈以后为世人所称颂,题咏特多。是集凡十卷。所录均为自唐至明题咏滕王阁的诗文。

  • 禹贡要注

    一卷。原本题明郑澹泉先生编注,海宁祝逢源校。澹泉为明郑晓的别号,郑晓字窒甫,浙江海盐人,嘉靖二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卒后,于隆庆初年赠太子少保,谥端简。主要著作有《尚书考》、《禹贡说》、《禹贡图说》等

  • 舒城县志

    ①十卷。明陈魁士纂修。陈魁士,明章州人,举人,万历初年来任舒城县知县。自明以来,舒城县志虽五经纂辑,惜皆简略殊甚,故陈魁士来任知,即创议重修,延教谕刘大烈等主其事,于万历八年重修志成。纪事止于万历七年

  • 国清百录

    四卷。唐代释灌顶撰。灌顶生平事迹详见《大般涅槃经疏》辞条。《国清百录》一书,是在天台宗创始人智灭度后,先由沙门智寂搜访他的事迹笔札及其碑文等进行编集,因书未成而去世,遂由灌顶继续增撰而成。此录前有宋绍

  • 蜀道驿程记

    二卷。清王士祯(详见《古欢录)》)撰。记述康熙十一年(1672)王士祯任四川乡试正考官时往来所经之事。上卷自京师至成都;下卷自成都至河南新乡。书成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有清内府藏本、《王渔洋遗书

  • 渔洋山人著述

    四十种,二百五十三卷。清王士祯(详见《古欢录》)撰。王士祯著述甚多,仅《四库全书总目》就收著录及存目书达二十六种。《渔洋山人著述》收王士祯诗集七种、诗集精华一种、文集一种,杂著十五种、唐人诗选三种、明

  • 逍遥集

    一卷。宋潘阆(?-1009)撰。潘阆字逍遥,自称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有诗名。宦官王继恩荐于宋太宗,至道元年(995)赐进士及第,试国子四门助教。不久,察知狂妄,追还诏书。宋真宗时,王继恩豪横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