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经钩沉

五经钩沉

① 一卷。杨方(约公元317年前后在世)撰。王谟(详见辑《圣证论》条)辑。杨方字公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东晋诗人、经学家。事迹详见《晋书》本传。杨方著作有《五经钩沉》、《吴越春秋》及诗歌杂文,皆行于世。《吴越春秋》早已亡佚。诗歌杂文,据《隋书·经籍志》记载,梁代曾有《杨方集》二卷,至唐初已亡佚。今存其诗只有《合欢诗》五首,见于明覆宋本《玉台新咏》和《乐府诗集》。据《隋书·艺文志》载,杨方撰《五经拘沈》十卷;《唐书·艺文志》变“拘沈”为“钩沈”,卷同。《晋书》附于《贺循传》后。《文献通考》称晋“杨芳”撰《五经钩沉》,“钩取五经之沉义”,答难申畅。篇什次第亡缺,今缺五篇。又《玉海》称杨方撰《五经钩沉》,自序云:“晋太宁元年撰。钩经传之沉义,著论难以起滞”。凭此可知其大旨。而《初学记》引作杨雄《五经钩沉》,纯属记载错误。《文献通考》云缺“五篇”,《玉海》尚引其序,可知此书宋代尚存。清朱彝尊作《经义考》,则云已亡佚。大略亡佚于元明之际。王谟从《初学记》中辑得四条,从《太平御览》中辑得一条,首录其《序》,列为一卷。收入《汉魏遗书抄》。② 一卷。杨方(见王谟辑《五经钩沉》条)撰。马国翰(详见《五经通义》条)辑。同王谟辑本比较,增引“天霜树落叶,而鸿雁南飞;桃林披华,而元鸟入字”一条,引自《御览》。马国翰认为“其说生知玄照,稍涉道家谈,而文笔议论,与葛洪《抱朴》相近”。贺彦先《报虞预书》称赞他,“不图伟才如此,其文甚有奇分,若出其胸臆,乃是一国所推。”贺对马国翰《五经钩沉》辑书欣赏备至,可见其辑本确具慧心。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

猜你喜欢

  • 华阳馆文集

    十七卷。《续集》二卷。明宋仪望(约1561年前后在世)撰。宋仪望,字望之,永丰(今江西永丰县)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官至大理寺卿。宋仪望少师聂豹,故其学以王守仁为宗。任吴县知县

  • 十三经证异

    七十九卷。清万希槐撰。希槐字蔚庭,湖北黄冈人。赵尚辅刻湖北丛书时搜访此书未得,民国十二年(1923)始排印于武昌,卷首曾国藩序作于同治九年(1868)。其书先标经文某句,提纲顶格大书。次以各经注疏、史

  • 通源算法

    无卷数。明严恭(生卒年不详)撰。现已无刻本流传,其残本见于《诸家算法》及《永乐大典》中,共得六十四问及一条提纲,见诸于李俨《十三、十四世纪中国民间数学》中。书前有洪武壬子(1372)赵禹之序,对作者严

  • 三合类编

    四卷。无撰者姓名。满洲名(满文略),蒙古名(满文略)。此书无印行年代处所,书之前后亦无序跋。全书选择《三合清文鉴》、《四体合璧文鉴》两部书中满蒙的常用要语,编辑而成的一种简本。分为四卷。部居目次,全部

  • 雅雨堂诗集

    二卷。清卢见曾(生平详见《雅雨堂文集》)撰。该集是其曾孙卢枢所编刻,并作跋介绍说,雅雨公亲手自著诗八卷,文十余卷,只有《塞外诗》(又称《出塞集》)一卷先刊行,其余虽编定,均毁于火,因而当时所传仅有《出

  • 周礼札记

    一卷。清潘任撰。潘任为江苏常熟人,师从李慈铭(1830-1894),有《希郑堂丛书》,《周礼札记》为其中一种。此书自“深蒲”条至“束矢”条,共二十余条,虽篇幅不大,但精义颇多。如“深蒲”条,潘氏取《说

  • 小演雅

    一卷,续录一卷,别录一卷,附录一卷。清杨浚撰。浚字雪沧,别号观頮道人,福建侯官人,尚著《冠悔堂金石题跋》。是编卷首有光绪戊寅(1878年)、己卯(1879年)龚显曾、陈棨仁序及杨氏自序,并凡例十一则。

  • 贫士传

    二卷。明黄姬水(1509-1574)撰。姬水字淳父,吴县(今属江苏)人。黄省曾之侄。事迹不详。该书是一部记载历代贫士的专著。选录自周至明代初年的贫困士人,共计75人。除传记外,每人还各为赞。然千古以来

  • 续金石录

    不分卷。清叶万撰。叶万,字石君,常熟(今江苏常熟)人。卷首载有汪士鋐、何焯、顾有典同校名氏。本书著录金石文字,采用洪适《隶释》之体例,多载全文,并注缺字之数、行列之式。其所载古碑,较《金薤琳琅》诸书,

  • 春秋疏略

    五十卷。清张沐(详见《周易疏略》)撰。作者认为《春秋》经文出自鲁国史书,《左传》则是孔子所作;他说:孔子抽取鲁史,尊奉为经,而将不能奉为经典的有关内容按年月顺次附录于经文左侧,并命名为“左传”。这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