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亳州志

亳州志

①四卷。明李先芳等纂修。李先芳,字符卿,山东濮州人,官至尚宝司少卿,明嘉靖末年奉命为亳州同知。亳州旧志,始于明成化十八年,知县贺恩聪创修之,然荒秽苟简,全志仅数页。至弘治十七年,指挥石玺,复委贡士王浩续州志。又数十年,李先芳来守是州,惧旧闻放失,因设局重修,成书于嘉靖四十三年。此志四卷,为纪四:曰商纪、魏纪、后妃纪、郡代纪;为图一:曰郡图;为表二:曰秩官表、人物表;为考六:曰建置考、田赋考、学校考、兵卫考、材胥考、古迹考;为传十:曰秩官列传、人物列传、夏侯氏传、桓氏传、戴氏传、忠义传、孝友传、列女传、方外传、外传。此志凡例言称,则其攫摭所及,不过二十一史、《文献通考》、《玉海》、《文选》、《初学记》数种,且征引既疏,不暇考索。就其体例而言,则庞杂无序,颇伤冗滥。有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刻本。②二十卷,首一卷。清钟泰、宗能征纂修。钟泰,清同治年间任毫州州牧。宗能征,字文宿,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光绪十九年(1893)来任亳州知州。亳州旧志,始于明成化年间,至弘治十年,州人王浩复纂修之,其后一再纂辑,惜皆散佚不传,嘉靖四十三年(1564)李先芳等复再修之,迄清代顺治十三年(1656),州牧刘泽溥始重修之。乾隆五年(1740),再修于州牧华度。乾隆三十九年(1774),复修于州牧郑交泰。道光五年(1825),州牧任寿世更加纂辑。及至同治八年(1869),州牧钟泰以修省志,奉檄采辑,而志稿未成,至光绪十四年(1888),距道光任寿世志已有六十余年。光绪十五年,州牧陈晋延袁升伯主其事,设局重修,虽以同治志稿为据,然大端仍袭道光任寿世志。嗣后光绪十七年,州守王懋功,复延州人陈皞氏重加纂辑,及宗能征来任知州,病其书不出于一人之手,而意见各别,于是详为考核,增略删繁,阅两春秋始克臻事。此志攫摭旧闻,义例略备,惟分目过多,人物志分为十三类,列女志分为八类,未免志体冗滥。咸、同间捻军战事始末,此志纪之甚详。亳州乃多水患,于河工沟渠,亦详载靡遗。此志以袭旧志之失,而无所辨证。有清光绪二十年(1894)活字本。

猜你喜欢

  • 庚辛之间读书记

    一卷。清王国维撰。此编成于1910-1911年间,收书十五种,皆撰提要考证,有王忠悫公遗书观堂外集本。

  • 朱子钞释

    二卷。明吕楠(见《泾野子内篇》)撰。此书为嘉靖十五年(1536)吕楠任国子监祭酒时所辑。宋儒之中,以朱熹的著述最为丰富,流传最多。其时诸弟子所述者,有《池录》、《饶录》、《饶续录》诸刊。南宋黎靖德刊除

  • 大学衍义补赞英华

    六卷。明陈仁锡(生卒年不详)撰。仁锡字明卿,明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天启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性好学,喜著书。有《系辞》、《易经颂》、《重订古周礼》、《四书考》、《史品赤函》、《古文奇赏》、《苏文奇赏

  • 说文部首表

    一卷。清王筠撰。参见《说文句读》。此书本蒋和之《说文字原表》修订而成,并易“字原”为“部首”。王氏以“同条牵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为原则,将部首编为谱牒世系的表格,附于《说文句读》之后。其

  • 定宇集

    十六卷。《别集》一卷,《附录》一卷。元陈栎(1252-1334)撰。阵栎,字寿翁,号定宇。休宁(今属安徽)人。宋亡后,隐居三十八年。后复出应试,中浙江乡试。因病不及会试。二年后,上书于执政,不报。遂终

  • 双砚居词话

    一卷。清邓廷桢(1775-1846)撰。邓廷桢字嶰筠,江苏江宁(今南京市)人。嘉庆六年(1801)进士,官至两广总督、闽浙总督,与林则徐一起禁烟,共同抗击英军,颇著声名。邓廷桢博通文字音韵,工于诗词,

  • 桤叟诗存

    一卷。《鸥影词抄》六卷。清言家驹撰。言家驹字应千,号桤叟,生卒年不详,江苏常熟人。诸生,官直隶清河、井陉等县知县。其人少喜为诗,意欲破前人之藩蓠,而自辟蹊径。《诗存》中如《秋怀》五古七首及《同治癸亥从

  • 群经义证

    八卷。清武亿(详见《经读考异》)撰。本书包括《论语》一卷、《孟子》一卷、《诗》一卷、《书》一卷、《春秋左氏传》三卷、《公》、《穀》一卷。王先谦《经解续编》本把《书》排为第一,把《论语》、《孟子》列在《

  • 道州志

    ①十二卷,张元惠修,黄如谷纂。张元惠,北平人,曾任道州知州。黄如谷,邑人,举人,曾任安福县训导。《道州志》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本,共十二卷。首序、例、图考。正文分为十二志,其一方域志。为目六,曰

  • 靖安县志

    ①十卷,首一卷,清朱堂、李纪修,舒友亮纂。朱堂,字冠山,号敬亭,顺天大兴(今属北京市大兴县)人,曾任明史纲目馆分修,乾隆十六年(1751)任靖安知县。李纪,字畴四,四川中江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