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倭情屯田议

倭情屯田议

一卷。原题赵士桢纂,南汇吴省兰辑、德清车宸英校。据此书赵氏原《跋》,是书为备倭之作。其时此类书甚多,尤以郑若曾《筹海图编》为详。但郑氏书成于明世宗嘉靖末年,于东北朝鲜之路,似乎阙略,故特表而出之,撰成是书。书凡二篇,一为《倭情屯田议》,一为《中国朝鲜日本形势图略》。前篇述倭情大略,及沿海诸省屯田积赋备倭之策。语多精论,如述倭入寇之路,云朝鲜一路特须防备,日本与朝鲜甚近。“不候风汛顺逆,惟凭潮汐往来”。对马岛至釜山,海面相望,至多不过三四百里。日军屯兵釜山,蚕食朝鲜,而后合朝鲜之力,窥我内地。而中国之辽东、山东无险可凭,无隘可守,此乃中国之大患,有识之士无不为之心忧,吁清朝廷提高警惕,“无作刻舟求剑之策”。《中国朝鲜日本形势图略》前有小引一篇,述三国形势大略。所附图中并有文字说明。可为研究明季中日朝三国历史、军事者参考。此书有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刻本,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有藏。此外,丛书如《艺海珠尘》、《丛书集成初编》等也有收录。

猜你喜欢

  • 琏川诗集

    八卷。明施峻撰。施峻字平叔,归安(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除南刑部主事,历郎中,后为青州府知府。是集为嘉靖年间刻本,共八卷。前有顾应详序,嘉靖三十五年(1556)徐献忠

  • 定襄县补志

    十三卷,图一卷。清郑继修、王仲焘修,邢澍田纂。郑继修字子敬,河北广宗县人,出身禀贡,光绪三年(1877)任定襄知县。六年(1880)去职。王仲焘,古莱县人,光绪六年任定襄知县。邢澍田,邑人,诰授奉政大

  • 新列国志

    一百零八回。明冯梦龙(详见《古今小说》)编撰。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叙述自西周宣王至秦统一的历史故事。书在余邵鱼《春秋列国志传》基础上创作而成,但变动很大。余氏所作只有二十八万字,冯氏扩充至七十余万字;余

  • 中庸心悟

    一卷。清沈辉宗(详见《大学参证》)撰。是书无序例,也不署名氏,因其附于《学庸参证》后,故知为辉宗所作。首定序次,以“天命之谓性”至“万物育焉”为第首支,是总冒。“仲尼曰:‘君子中庸’”至“强哉矫”为第

  • 出三藏记集

    十五卷。梁代释僧祐撰。僧祐生平事迹详见《弘明集》条。《出三藏记集》一书,简称《祐录》意在订正经译。全书共分四科:一、撰缘记,二、诠名录,三、总经序,四、述列传。记印度佛教结集及新旧名义异解有一卷,共五

  • 卢植礼记解诂

    一卷。汉卢植撰,清黄奭辑。是编用臧庸、马国翰二版本互相校正。如门以向堂为正三句,附属《檀弓》夫入门右下,不附属上文子游趋而就客位下,但为公家讳二句,《诗》、《书》典籍教训也七句,不讳新君二句,收入《曲

  • 读论孟笔记

    三卷。清方宗诚(1818-1888)撰。方宗诚字存之,安徽桐城(今安徽桐城)人。著有《春秋集义》十二卷,《同子通书讲义》一卷。是书卷首有宗诚自序,大旨就《集注》而推阐其义,不及名物训诂,对佛学老庄列之

  • 南园前后五先生诗十种

    三十卷。明陈暹编录。清熊释祖编录。生卒年未详。《前五先生集》为陈暹编录,选明洪武诗人赵介、孙蒉、王佐、李德、黄哲五人之诗。《后五先生诗》则为清熊释祖编录,为明嘉靖间诗人欧大任、梁有誉、黎民表、吴旦、李

  • 洪范

    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

  • 断肠词

    一卷。宋朱淑真(约1131年前后在世)撰。淑真自号幽栖居士,浙江海宁人。其生平详见《断肠集》(辞目)。是集前有“纪略”一篇,称为“文公侄女”。但朱熹自为新安人,流寓闽中。考年谱世系,亦别无兄弟,疑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