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六书本义

六书本义

十二卷。明赵谦(1351-1395)撰。赵谦原名古则,后更名谦,字撝谦,余姚(今属浙江)人。明初修《洪武正韵》,应征入京,持议不协,出为中都国子监典簿。罢归,不久被荐为琼山县教谕。博究经子,尤精字学,所著除此书外,尚有《学范》六篇、《童蒙习句》一卷、《声音文字通》一百卷。此书为研究六书的著作。书前有论七、图十二,大抵祖述郑樵的学说,论述六书本义与子母相生之理。正文分为数位、天文、地理、人物等十类,“以象天地生成之数”;析为十二篇,“以象一年十二月”;将《说文》五百四十部并为三百六十部,“以当一稘之日月”。共收一千三百字,每字之下,先以反切注音,然后解释本义并酌引书证,并辨别六书之体。各部之字的排列,“以母统子,以子该母,子复能母,妇复孕孙,生生相续,各有次第”,“不能生者,附各类后”(以上所引,见《自序》与《凡例》)。与郑樵六书论相较,赵氏于会意、形声二书有新意,清人多仍之,而于假借、转注二书则谬误甚多。在字义解释方面亦有可取之处,但将引申义归为假借是不妥的。此书收入《四库全书》经部小学类,有明正德十四年(1519)于器之刊本,秦川胡文质刊本。

猜你喜欢

  • 史纲疑辨

    四卷。明林有望(生卒年不详)撰。林有望字未轩。桐城(今属安徽)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官至四川按察司佥事。著有《史纲疑辨》等书。此书裒集唐、宋至明人文集、说部考辨之文,与论世之作,不分门目。

  • 西湖佳话古今遗迹

    见《西湖佳话》

  • 劝学

    二曰: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不知理义,生于不学。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

  • 佳趣堂书目

    不分卷。清陆漻撰。陆漻(约1657-1727),字其清,山东平原人,寄居苏州,以行医为业。年少失学,典衣节食,以抄书换钱入肆购籍,好书之癖,常人不及。因得书不易,每得书而归,将书端置于几,揖而后藏,其

  • 读史订疑

    一卷。明王世懋(详见《经子臆解》条)撰。此书乃是王世懋考证之文。书虽以《读史订疑》为名,而所言未必皆为史事。事实上,此书内容涉及考证方志、杂史、农家类事诸方面,应属笔记之流。如“鸿胪涧昆山龙鱼水”条,

  • 归安赵忠节公事实

    一卷。编者不详。此书记清赵景贤事迹。景贤字季侯,浙江归安(今湖州)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举人,曾任宣平县教谕。太平天国革命时,赵氏以在籍办团练,抵抗太平军有功,被清廷授福建督粮道,加布政使衔。

  • 述古堂文集

    十二卷。清钱兆鹏(生卒年不详,)撰。钱兆鹏,清末人,籍江苏南通。履事不详。据《述古堂文集》叙称,钱兆鹏文崇昌黎,著述甚富,曾编纂《周史》,八百年事迹原原本本巨细毕举。《述古堂文集》十二卷:卷一为序,有

  • 江淮异人录

    二卷。宋吴淑(见《事类赋》)撰。此书所记道流、侠客、术士二十五人,各著小传,唐代二人,南唐二十三人。吴淑为徐铉婿,受其影响,亦颇喜怪语,离奇荒诞。但所记人与事,前史往往有之,并非杜撰。尤袤《遂堂书目》

  • 鸣坚白斋诗存

    十二卷。清沈汝瑾(生卒年不详)撰。沈汝瑾字公周,号石友,江苏常熟人,与吴昌硕、俞钟銮同乡,相互论诗默契,有诗相唱和,遗稿也由二君点定付刊。据集前吴昌硕序说:“石友性行雅亮,自晦于诗,足迹不出吴越间,平

  • 兖州府志

    三十二卷,首一卷,图考一卷。清觉罗普尔泰修,陈顾纂。觉罗普尔泰,满洲人,出身举人,乾隆二十九年(1764)任兖州知府。陈顾,官至户部给事郎中。觉罗普尔泰掌兖州后,见府志自金一凤续修后,距当时又四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