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刘向五经通义

刘向五经通义

一卷。清洪颐煊(1765-1833)辑。颐煊字旌贤,号筠轩,晚号倦舫老人,洪震煊兄,浙江临海人,经学家。嘉庆辛酉(1801)拔贡。少时刻志力学,一生勤研经史。嘉庆时客孙星衍粮道署,读平津馆藏碑;阮元督粤,延致幕府,相与咨诹经史。性喜聚书,曾广购岭南旧本三万余卷,碑版彝器多世所罕见。著有《礼记宫室答问》二卷,《孔子三朝记》七卷,《孝经郑注补证》一卷,《校正竹书纪年》二卷,《诸史考异》十八卷,《读书丛录》一卷,《平津馆读碑记》八卷,《管子义证》八卷等及诗文集。《五经通义》一书,《汉书·刘向传》及《汉书·艺文志》不载。汉以后关于此书作者有三种说法:一说以《隋书·经籍志》为代表。《隋志》著录《五经通义》八卷,不题撰人名氏。二说以两唐《志》为代表。两唐《志》著录《五经通义》九卷,题刘向撰。三说以清朱彝尊《经义考》为代表。朱氏以为此书乃刘向和后汉曹褒合撰。颐煊辑此书,遵《两唐志》。所辑各条,全部注明出处,同见于两书或三书者,一并著录。其中“苍帝灵威仰”、“王者诸侯所以三年一袷”、“闰天道小备”、“诸侯会天子”、“泰山一曰岱宗”、“五帝三王乐所以不同”、“乐贵和而上质”、“受命而王者”、“东夷之乐”、“八风者八卦之风”、“何谓声何谓音”、“管匏为笙”、“箫编竹为之”、“圣人闻羽声”、“邹衍言天事”、“日中有三足乌”、“日蚀者月往蔽之”、“阴阳散为风”、“阊阖风至则解县”、“不周风至则修宫室”、“寒气凝而为霜”、“阴阳乱则为雾”、“天道所以有寒暑”、“夏至阴气始动”、“中南一名太一”、“颛顼者犹专项犹愉”、“有德则善谥”、“谥者死后之称”、“弁高五寸”诸条,皆为宋翔凤辑本无。只有“春秋说题辞”一条,宋辑本收在《五经要义》中。其他条目文字与宋辑本颇多小异。有《经典集林》本。

猜你喜欢

  • 屈骚指掌

    四卷。清胡文英(生卒年不详)撰。胡文英,字质余,号绳崖,武进(今江苏武进县)人。乾隆三十年(1765)贡生,官直隶高阳县知县。有《吴下方言考》,所著《屈骚指掌》为胡氏多年研究屈赋的专著。卷首有:王鸣盛

  • 闽中理学渊源考

    九十二卷。清李清馥撰。李清馥字根侯,安溪(今属福建)人。清代著名理学家李光地之孙,以荫授兵部员外郎,官至广平府知府。生卒年不详。受家学影响,主要尊奉朱熹理学。著述除本书外,尚有《榕村谱录合考》、《道南

  • 也是园藏书目

    四卷。清钱曾撰。钱曾,见《读书敏求记》条。该目为钱曾藏书处“也是园”的私人藏书目录,共著录藏书三千八百余种。该目分类大体遵循四部,所设子目与《读书敏求记》大多相当,只因其系钱曾早期所编,不如《读书敏求

  • 养生类要

    二卷。明吴正伦(生卒年不详)撰。吴正伦字子叙,自号春岩子,歙县(今属安徽)人。精于医术。约生活于嘉靖年间。著有《脉证治方》、《虚车录》、《活人心鉴》等书。此书为吴氏本《内经》有关养生学之旨,参附众医家

  • 张氏诗说

    一卷。清张汝霖(详见《学诗毛郑异同签》)撰。汝霖著有《毛郑异同签》二十二卷,附《诗说》一卷,曾以活字印行,而流布甚希,不见著录。陶福履见其残本,《诗说》一卷尚完整无缺,因即为之作序刊行。书中收《周召分

  • 天门诗集

    六卷。《文集》六卷。清吴盛藻(约公元1766年前后在世)撰。吴盛藻,字观壮,和州(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盛藻由拔贡生官至广东按察司副使。工诗文,能惟意所如,罄所欲言而止,著有天门诗集六卷,文集六

  • 诗经疏义会通

    二十卷。元朱公迁(生卒年不详)撰。朱公迁,字克升,乐平(今属江西)人。至正年间,曾任婺州、处州教授,晚年病归故里。曾题其室为“高明之所”,学者称为明所先生。著述除《诗经疏义会通》外,还有《四书通旨》、

  • 冠谱

    一卷。明代顾孟容撰。顾孟容,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其所著《冠谱》统载历代冠制。如孔子制司寇冠、杏坛冠、燕居冠;颜闵、冉仲制德行冠;曾子制进礼冠;子思制思美冠;孟子制缁布冠等,均不

  • 保靖县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林继钦修,袁祖绶等纂。林继钦,无锡人,曾任宝靖县知县。袁祖绶,石门人,保靖县训导。保靖县志,创修于雍正九年(1731)。其后一百四十余年间,屡经采辑,迄无所就。后邑举人罗经番有续辑志稿

  • 尚元斋三世诗

    十二卷。明姚悦及其子兖、孙舜聪之诗。姚悦,字汝訚,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姚兖字叔信,号元岳山人。均以布衣终。姚舜聪字伯达。官休宁县(今安徽黄山)训导。初,姚悦以富甲一乡,姚兖独折节与文士游。所为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