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华川卮辞

华川卮辞

一名《卮辞》。一卷。明王祎(详见《大事记续编》条)撰。此书书首有王祎自序。序中说:“至正戊戌(1358)之岁,自秋徂冬,予挈家避兵县南,往来凤林香溪之间,朋友离散,又绝无书可观,心邑郁不自聊,间因追忆畴昔所闻见者,志之于简,以其为言乃夫人所同好,故名曰《卮辞》,用以质诸同志者焉。”此书内容杂论处世为治之理,中间也参用一些类比之语。有些论述很有道理,堪为治世者之参考。如他说:“人君欲天下之气之和也,在遂群生之性,而纳之于仁寿。欲人之仁寿,在乎立制度,修教化。制度立,则财用省;财用省,则赋税轻;赋敛轻,则人富矣;教化修,则争竞息;争竞息,则刑罚清;刑罚清,则人安矣。既富且安,则仁让兴焉,寿考至焉,而天地和平之气应矣。所以灾害不作,休祥荐臻,四方底宁,万物咸遂也。”也有些谈论人民疾苦的内容,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及对统治阶级残害百姓的愤慨。如:“民有七亡:阴阳不和,水旱为灾,一亡也;县官重责,更赋租税,二亡也;贪吏欺公,受取不已,三亡也;豪强大姓,蚕食无厌,四亡也;徭役苛烦,失农桑时,五亡也;部落团结,男女遮迣,六亡也;盗贼劫掠,取民财物,七亡也。七亡犹可也,又有七死焉。酷吏殴杀,一死也;治狱深刻,二死也;冤滥无辜,三死也;盗贼横发,四死也;怨仇相残,五死也;岁恶饥饿,六死也;时气疾疫,七死也。有七亡,而无一得;有七死,而无一生。欲望国安而刑措,诚难也矣。”此书原收入王祎本集之中,后曹溶编《学海类编》时,将此书摘出别行,华川二字,也是曹溶所加。此书有《学海类编》本、《百陵学山》本、《金华丛书》本、《函海》本。1959年商务印书馆据《函海》本排印《丛书集成初编》单行本。

猜你喜欢

  • 洪文襄公年谱

    一卷。清法式善(1752-1813)撰。法式善原名运昌,字开文,号时帆,一号梧门。内务府蒙古正黄旗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著有数十种书籍。该书记明末清初洪承畴事,自万历

  • 栖真志

    四卷。明夏树芳撰。树芳字茂卿,江阴(今属江苏)人。万历十三年(1585)举人。生卒仕履均不详。“栖真”,即修真栖静的意思。该书是记载周秦以至元代相信释老之士的事迹的专著。但书中人物生活时代前后错舛者甚

  • 残本湖陵江氏集

    五卷。清江八斗(生卒年不详)编。江八斗,字四达,号纯夫,江西贵溪县人。其始祖公荣,宋建炎间官弋阳,迁居於贵溪湖陵,故世称湖陵江氏。其后仕宦颇盛。故八斗辑其先世诗文,分体编辑,以成此集。八斗之作亦载入其

  • 将略要论

    不分卷。清刘璞撰。刘璞,字连城,洵阳(今属陕西)人。生卒年不详。据此书《跋》知其为行伍出身,军事阅历极为丰富。“连城镇军带兵数十年,身经百战,语皆从阅历而来”(《将略要论题跋》)。此书又名《将略要言》

  • 读左剩语

    一卷。清赵以琨撰。以琨字凝甫,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为诸生,嗜古勤业,甫冠即去世。此书是未竟之作,笔录其读《左传》的心得,订正杜预注之失,不令见解允当之处。有《棣香斋丛书》本及《娄东杂著》本。

  • 大学中庸集说启蒙

    二卷。元景星(生卒年不详)撰。景星号讷庵,字德辉,以儒士保为杭州儒学训导,浙江余姚人。景星撰《四书集说启蒙》,门人蒋骥先刊其《大学》,钱时续刊其《中庸》,《论语》不存,《孟子》则残。景星自序中仍称《四

  • 岁寒集

    二卷。明孙瑀(?-约1459)撰。孙瑀字,原贞,以字行,德兴(今江西德兴县)人。明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授礼部主事。正统初累擢河南右参政,居官清慎,有吏才。迁浙江左布政,正统末拜兵部左侍郎。景泰

  • 古文参同契

    见《古文参同契集解》。

  • 广平县志

    五卷。明陈棐纂修,王一龙增修。陈棐,湖北江夏(今武汉武昌)人,历官广平县知县、南京户部主事。王一龙,河南辉县人,曾任广平县知县。陈棐任广平知县时,创修县志,三月成书。万历三十六年王一龙任知县后,又补续

  • 针灸要旨

    见《针灸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