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南海县志

南海县志

①二十卷。清魏绾主修,陈张翼纂。魏绾,平越(贵州福泉)人,举人,雍正十三年(1735)南海知县。陈张翼,浙江人,举人,广东知县。南海,南海郡番禺县地,隋析置今县。宋有《南海志》十二卷,元有《南海县志》二十卷,后两度续修。此志因清朝廷令天下直省纂修通志,并令有司各辑邑志,南海县令魏绾亲自纂辑,历八月成志。《南海县志》乾隆六年(1741)刻本。全书共二十卷,分:舆地、建置、编年、典谟、官师、食货、学校、选举、礼乐、兵防、水利、风俗、古迹、宦志、人物、艺文,共十六门。此志在康熙志基础上续修,旧志颇核,仍其原文,并无削删,间正舛讹,略补遗漏,因类续补,续康熙二十七年至乾隆五年(1740)间史事。增典谟、礼乐、水利三门。此志纠前志之失,并做适当调整。如:古迹分类不当并入建置,灾年不当分编年,坊邸都堡不当跻舆地,坊表不当附食货,其补前志未备,新增修儒学图,佛山镇图,更换西樵山图。此志特点将水利另立一类,突出了水利。水利中有城渠、城濠、江流、围基、圩岸。② 二十六卷末一卷。清郑荣修,桂坫、何炳坤纂。郑荣,光绪三十三年(1907)知县。桂坫,广东南海人,曾任浙江严州知府、翰林院检讨、国史馆总纂等。民国四年(1915)任广东通志馆总纂之一,著有《南海县志》、《恩平县志》、《西宁县志》、《晋砖宋瓦实类稿》、《科学韵语》,参加修纂《广东通志》、《广州人物志》。光绪三十三年(1907)郑荣任南海知县,续修县志,设局纂修,以桂坫为总纂,次年张鸣凤继任,聘何炳坤为总纂。于宣统三年(1911)成书。《南海县志》宣统三年刻本。此志续同治志而作,纂修体例无改,一仍其旧。新政沿革,因类扩充,如立学堂、筑铁路、兴实业、设警察,莫不列部分门,登诸记载。志中各图,因前志图为天算名家邹伯奇所绘,界线分明,故此志只将旧本摹印。间有村落地名,均按采访册订正、添补,不蹈抄袭之辙,新增南海属粤汉铁路干线图、南海属三省铁路支线图,则广东陆军测绘学堂绘制,颇具地方特色。艺文杂录诗文,此编专载书目,纲举目张,可见一县文献。列传中艺术类目,不同现在艺术概念,实为方技、技艺。此志长处在于补前志所缺处甚多,旧志过略,续修复为详载。山川、物产等门重为编定,其中江防略,有重订联福围事宜,则为修志者首次涉及产权争执。该志最早版本为宣统三年(1911)广州陈氏超华斋刻本,另有羊城留香斋刻本。

猜你喜欢

  • 郁华阁遗集

    四卷。清盛昱撰。盛昱字伯熙,满洲镶白旗人,生卒年不详。昱为光绪进士,官至祭酒。勤奋博学,莫不周悉,博考诸家,对史学功力颇深,考订经史、中外地舆,尤以熟悉清代掌故见长。著有《郁华阁遗集》、《意园文略》、

  • 名原

    二卷。清孙诒让(1848-1908)撰。诒让字仲容,号籀(庼),浙江瑞安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官刑部主事,后五试礼部不遇,遂专意古学,潜心著述。主要著作有《周礼正义》、《墨子间诂》、《札迻》、

  • 王忠文公集

    二十。四卷。明王祎(1322-1373)撰。王祎,字子充,义乌(今属浙江)人。幼聪慧,以文章名世。元末隐居不出,明太祖召用为中书省掾史,洪武二年(1396)修《元史》,与宋濂同为总裁。后奉命招谕云南被

  • 乙卯札记

    一卷。清章学诚撰。此书是章学诚五十人岁时写成,时值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年),札记题名“乙卯”,意思是以乙卯年为断限,所记内容均在乙卯年之前。本书体例与作者所著《信摭》一书略同,即以记载经史百家的文

  • 书传会衷

    十卷。明曹学佺(详见《易经通论》)撰。是书前六卷题曰“书传会衷”,后四卷题曰“书传折衷”,而篇帙相连。《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整齐划一,取其前题作为书名。其说多采自旧注,而取舍之间或有失当;间出己意,则

  • 东林本末

    ①三卷。吴应箕著。吴应箕(1594-1645),字风之,又字次尾,明清之际安徽池州府贵池(今安徽贵池)县人。他是明末复社的领袖,领导了声讨阉党遗孽阮大铖的活动。该书序下注有一行小字:“书共六卷,存陈其

  • 周易本义爻征

    二卷。清吴日慎著。吴日慎字徽仲,号敬斋,新安人。著作除此书外,还有《易义集释》、《周易本义翼》,均佚失。此书以史事证经,取上下数千年的历史,条分缕析,与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相对应,使读者从相应的史事中

  • 十二笑

    十二卷(残)。题“墨憨斋主人新编”,“亦卧庐生评,天许闲人校”。墨憨斋主人为冯梦龙别号,而此书编撰者非冯梦龙,系别人伪托而自重,其真实姓名不知。成书年代在冯梦龙之后不远,明末清初之时。该书为白话短篇小

  • 孝经句解

    一卷。元朱申(生卒年不详)撰。朱申,详见《周礼句解》条。该书注释极其浅陋,如“子曰”释“孔子言曰”。当为乡塾课蒙之本,不足以说是“诂经”之书。卷首题《晦庵先生所定古文孝经句解》。而书中以今文章次标列其

  • 左传官名考

    二卷。清李调元(详见《易古文》)撰。卷首有自序,称春秋时的职官名称见于《左传》者不一而足,于是在公余之暇,取《左传》温习,凡遇诸国官名,各分别抄录,并附载注疏之说于下,与《周官》参校。有国异而官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