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历代武举考

历代武举考

一卷。清谭吉璁(详见《延绥镇志》)撰。武举,乃我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中专为选拔武官而设的科目,始于唐代,后历朝皆因之,不定期举行,至明代中期始定武乡试、武会试之制,清代沿袭,考试科目分外场和内场,分别为马箭、步箭、弓、刀、石及默写武经,其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及童生、生员、举人、进士、状元等名目均与文科同,仅加“”字以别之,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废止。本书叙历代武举之制,间引唐宋诸儒奏议参证之。征引较广,资料颇丰,但亦不免疏漏,如宋代武举之法屡屡变化,出官之法也很复杂,本书却略而不叙;金皇统时特设武举之科,至贞珰时又跟进士同样赐予敕命章服,此事在诸史纪志中记载甚详,本书却未征引。总的说来,本书对历代武举制度的考查记述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有浙江巡抚采进本、学海类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岘泉集

    四卷。明张宇初(?-1410)撰。张宇初,字子璇,江西贵溪人。张道陵43世孙。洪武十年(1377)袭掌道教。《明史·方技传》附见其父正常传中。建文时尝因坐不法,被夺印诰,成祖即位复之。又尝受道法于长春

  • 李见罗书

    二十卷。明李复阳(生卒年及事迹不详)编。皆为其师李材讲学之书。李材(生卒年不详)字孟诚,别号见罗,丰城(今属江西)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中进士,授刑部主事。历任云南按察使、右佥都御使等职。抚巡郧

  • 三元延寿参赞书

    见《三元参赞延寿书》。

  • 赐葛堂文集

    六卷。清岳震川(1754-?)撰。岳震川字一山,洋里(今陕西洋县)人。乾隆进士,官中书舍人。岳震川勤于学,博览百家,能文,自成一家。不慕荣利,引退归里,奉养老母。本文集第一卷为杂著,辑文二十六篇;第二

  • 西番事迹

    一卷。明王琼撰。此书记其总督三边时,出兵征讨吐鲁番,平定各部叛乱事。书中历考汉“先零”,宋“岷洮”诸羌与中原王朝的关系。书中肯定王安石遣王韶西征一事,认为是强宋室的措施,而斥史臣以王安石为开边生事之非

  • 万物真原

    一卷。意大利艾儒略(?-1649)撰。艾儒略字思及,耶稣会士,1610年抵澳门,在该地教数学,数年后到北京、上海,扬州等地传教,1625年艾儒略应邀赴福州传教,1638年因另一修道会一些成员的轻率行为

  • 西畴老人常言

    见《西畴常言》。

  • 读易隅通

    二卷。明来集之撰。集之字元成,浙江萧山人。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官安庆府推官,太常寺少卿。此书成于来氏任安庆府推官时,其自序曰:于守城却敌之余,庐居读《易》,防守解严,而予于《易》亦时有通悟处矣

  • 浮西施

    一卷。清徐石麒(详见《买花钱》)撰。本杂剧只一折,写范蠡辅越王勾践灭吴后,沉西施于江之事,而不采范蠡载西施同泛五湖之常说,用事奇谲,一反通说,词律谐畅,激扬高亢。其艺术成就与吴伟业的杂剧不相上下。本书

  • 八旗通志初集

    二百五十卷。鄂尔泰(1677-1745)等奉敕纂。鄂尔泰,西林觉罗氏,字毅庵,满洲镶蓝旗人。康熙至乾隆时的重要朝臣。康熙时举人,授侍卫,与田文镜、李卫并为胤禛心腹。雍正时,任云贵总督、军机大臣。乾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