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本义述蕴

周易本义述蕴

四卷。清朝姜兆锡撰。姜兆锡字上均,丹阳人。康熙二十九年(1690)举人。乾隆初年被推荐充任三礼馆纂修官。该书取名“述蕴”是因为取《通书》“圣人之精画卦以示,圣人之蕴因卦以发”之义。其大旨则严格遵守朱子《本义》,如解屯卦六二“匪寇,婚媾”句,解否卦“否之匪人”句。舍《本义》而从程《传》、孔《疏》的也偶尔有之,但不多。对于经传顺序的安排,则是在卦画之后继以彖辞、彖传,在彖辞、彖传之后继以象辞、象传,而乾坤二卦则又将《文言传》分为二部分,分别缀于彖象二传之下。姜兆锡自己解释说,将大小象传列于彖传之后采用的是今本乾卦之例,将彖传列于彖辞之后采用的是今本坤卦之例。但是割裂《文言》采用的是什么体例,姜兆锡却没有说明,其解《本义》之九图,卦变一图说与《本义》不同的原因又只字不提,这是明显的漏洞。至于订定《杂卦》大过以下八卦则本于蔡渊之说而稍有变动。而渐、归妹、既济、未济四卦顺序为隔句韵体,姜氏可谓勇于改经。《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猜你喜欢

  • 澄迈县志

    十卷。清高魁标纂修。高魁标,直隶河间府沧州(今河北沧州)人,岁贡,康熙三十八年(1699)任澄迈知县。旧志修于明嘉靖间教谕林堪,二修于万历间曾拱璧,三修于康熙十一年(1672)知县丁斗柄,此志为四修。

  • 魏三体石经遗字考

    (嘉庆十一年金陵刻本)。清孙星衍(1753-1818)撰。星衍字伯渊,一字渊如,号季述,又号芳茂山人。清阳湖(今江苏武进县)人,著名训诂学家。曾任山东按察使、布政使,官至山东督粮道。精研经史文字音韵训

  • 耳新

    十卷。明郑仲夔(约1636年前后在世)撰。《耳新》书成于崇祯甲戌,前有自序。这部书所记都是当时的琐闻杂事,而涉于仙佛鬼怪者居多,是一些无关学问的齐谐志怪因果报应的故事。作者所以写该书是因自幼耽奇,南北

  • 清贾汉复补刻孟子

    (石刻本)清贾汉复补刻。汉复字胶侯,号静庵,曲沃(今山西曲沃县)人。明季为淮安副将,入清,隶正蓝旗汉军,官累至右副都御史、兵部尚书、陕西巡抚。此《孟子》石经,为康熙七年汉复巡抚陕西时所补刻。按今天所谓

  • 艺香词抄

    四卷。清吴绮(1619-1694)撰。吴绮字园次,号听翁、绮园,江南江都(今属江苏)人。顺治十一年(1654)拔贡生,荐授弘文院中书舍人,升兵部主事、武选司员外郎。康熙五年(1666),授湖州府知府。

  • 唐写本唐韵校勘记

    二卷。近人王国维撰。王国维事迹见“尔雅草木虫鱼鸟兽名释例”。唐写本《唐韵》残卷,自内阁大库流出后,光绪末叶为吴县蒋伯斧黼郎中购得,顺德邓秋枚实为之影印行世,是即神州国光社印本。其书前有晋府朱记。晋府藏

  • 籀史

    一卷 宋翟耆年撰。翟耆年,字伯寿,别号黄鹤山人,参政翟汝文之子。编修汪如藻家藏本。此书首载《宣和博古图》,其中有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二月“帝命臣耆年”这样的话,当为南宋初年所作。原本有上下两卷

  • 四书经史摘证

    七卷。清宋继种撰。是书摘四书中各句,杂引经史,以为之证。虽于训诂义理,均无所当,但使读四书者,比类参观,获取法之益。书中多记故事,引读书之趣。唯后附制艺,猥俗可厌。书为坊间通行本。该书有道光二十四年(

  • 秘传证治类方

    见《证治要诀类方》。

  • 耿嵩阳种田法

    一卷。明耿阴楼(?-1638)撰。清道光年间,赵梦龄的《区种五种》刊行时,附有耿阴楼的《国脉民天》的大部分(除掉“区田”部分),题名为《耿嵩阳种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