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声类

声类

① 一卷。魏李登撰,龙璋辑。李登,三国魏人,字、里不详。《北史·江式传》称李登官左掖令,与孙炎同时。炎注《尔雅》盛用反切。登著此书,以声音比类相从,故名《声类》。唐封演《闻见记》谓《声类》凡十卷,收一万一千五百二十字,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是书大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按类聚辑反切或直音相同之字为一处的字书,《闻见记》在“文字类”中叙述《声类》,姜亮夫亦谓绝非韵书。然是书对于韵书的产生有所影响,潘徽曰:“李登《声类》,始判清浊,才分宫商。”《隋志》及《新旧唐志》并加著录。后代著作多所征引,如“吅,此古文谨字也”,顾野王《玉篇》引之;“夔音人周反,或作猱。《诗》曰无教猱升木”,颜师古《匡谬正俗》引之;“菹,藏菜也”,虞世南《北堂书钞》引之;“峐,犹屺也”,陆德明《尔雅音义》引之;“轓,车之蔽也”,颜注《汉书·高后纪》引之;“拳或作捲”,李善《文选注》之《报任少卿书注》引之;“俗三里”,僧行均《龙龛手鉴·谷部》引之;“犛,羌中牛名”,丁度《集韵·三钟》引之;“,头胅也”,陈彭年《广韵》引之;“蝗音横”,宋庠《国语补音》引之;“闚,小视”,董真卿《周易会通》引之。《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可见此书为历代诸儒所援用。历元尚有传书,至明初修《永乐大典》时,始未载及。则其亡逸,必在元明之间,可断言矣。”龙璋所辑虽有漏略,即此断简残篇,亦弥足珍贵也。是书有民国间攸县龙氏铅印《小学搜佚》本。② 四卷。清钱大昕撰。钱氏生平见“恒言录”。钱氏发明“古无轻唇音”,谓“凡轻唇之字古皆为重唇”。又谓“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认为“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以今音读之,与照穿床无别也,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钱氏是清代研究古声纽最有成就的学者,其说见于《十驾斋养新录》,《潜研堂文集》等。《声类》一书搜辑古籍中之异文别名音训等,以声纽贯通之,略依《尔雅》类别编辑而成。凡古今异纽等皆注明之,颇精审。是书收入《潜研堂全书》、《粤雅堂丛书》(初编第四集)、《江氏聚珍版丛书》(第四集)、《丛书集成》(初编语文学类)等。

猜你喜欢

  • 直指算法统宗

    见《算法统宗》。

  • 十诵羯磨比丘要用

    宋代释僧璩(生卒年不详)撰。僧璩,俗姓朱,吴(今江苏省吴县)人。为僧业弟子并受学什公。僧璩为学刻苦,专攻十诵,在律学方面颇有见地。在宋孝武帝时曾任僧正。除撰有《十诵羯磨比丘要用》外,传称还撰有《胜鬘文

  • 山海漫谈

    三卷。《附录》二卷。明任环(约1517-约1561)撰,任环,字应乾,号复庵,长治(今属山西省)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历苏州府同知,按察使佥事。官至山东右参政。著有《山海漫谈》。任环的诗

  • 晚香堂诗钞

    二卷。《续钞》二卷。清俞兰台(生卒年不详)撰。俞兰台字荪环,后改定甫,明其志于诗书,终身不仕,年三十四而卒。《诗钞》收诗一百三十二首。俞兰台读书博览,凡水利农田,兵制之类皆留心讨究,又反复研究程朱理学

  • 春秋穀梁经传补注

    二十四卷。清钟文烝(1818-1877)撰。文烝字展才,又字朝美,号子勤,浙江嘉善人。清代经学家。少通小学,道光丙午(1846)举人,以县令注选归,绝意仕进,日事著述。同治初,应江苏忠义局聘,与陈奂、

  • 满洲御选古文渊鉴

    六十四卷。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撰。徐乾学等编注。清圣祖即爱新觉罗·玄烨。清世祖第三子。1661-1722在位。八岁即位,年号康熙。此编所录上起《春秋左传》,下迨宋末,用宋儒真德秀

  • 桐华阁文集

    十二卷。清杜贵墀(生卒年不详。)撰。杜贵墀,字仲丹,湖南巴陵人。光绪元年(1875)举人。道咸之际,巴陵吴敏树以古文名于天下。杜贵墀尝从吴敏树研讨古文辞之学,虽文辞之美不及吴敏树,而见道之笃、涉学之博

  • 易学残本

    十二卷。明卓尔康(1570-1644)撰。尔康字去病,仁和(今浙江余杭县)人。万历四十年(1612)举人,官至工部屯田司郎中,谪常州府检校,终于两淮盐运通判。该书内容,大体上是附会河图、洛书,推衍奇偶

  • 玉海纂

    二十二卷。明刘鸿训(生卒年不详)编。刘鸿训字默成,长山(今山东济南)人。万历癸丑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本书是因王应麟的《玉海》一书卷帙浩繁,不便阅览,因此而节录其精要语句编辑而成。基本上依照原书的编

  • 别本象山文集

    六卷。宋陆九渊(1139-1192)撰。九渊生平详见《象山集》二十八卷、《外集》四卷、《附语》录四卷辞目,由九渊门人傅子云编。首卷为年谱,次卷为讲学语录,后四卷为诗文,末附以谥议、行状。前有万历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