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

九十三卷。唐孙思邈(581-682)撰。孙思邈,自号孙真人,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自幼苦读,博览群书,通经史百家之说,尤精医药之学。孙思邈因病成医,寿逾百岁,有八十余年临床经验,在中国医学史上留下光辉业绩,堪称一代宗师。他医德高尚,救死扶伤,无分贵贱,一视同仁,不避寒暑,不辞风险。他医术精良,不囿成规,敢做敢为,而又谨慎周密,不莽撞行事,成为后世医家楷模。他的医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所撰著《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书中。《备急千金要方》是孙思邈的代表作,简称《千金要方》,后世又称《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该书原止三十卷,《四库全书》所收为九十三卷,书前有宋高保衡等所作序,言此书总三十卷,总篇二百三十二门,合方论五千三百首。《四库提要》认为此书九十三卷,系将《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合一,并重行编辑的结果。虽然如此,但“二书本相因而作,亦相济为用,合之亦未害宏旨也。”此书成于永徽三年(652),作者以人命贵于千金,是为书名。该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内经》以后至唐初的医学成就,鉴于古传诸家医方浩繁,散乱难求,乃博采众家之书,删其繁复,取其精要,撰集而成。后人赞此书为“妙尽古今方书之要”,“可为仲圣(指张机)诸书颉颃上下”。该书卷一为医学诸论,论述了习医基础、医德医术、诊治原则、病机病理、处方用药、药理配伍及服药注意事项等若干理论问题,以后各卷分别论述各种病症及诊治处方。此书将《难经》以来的伤寒理论明确化、具体化为各种表现,总括为外感热症,包括急、烈性传染病。集中了张仲景、华佗、王叔和等数十家诊治伤寒的宝贵资料,令人大开眼界。书中既有典籍资料,亦重民间单方,具有很高学术价值。其中有些民间经验,如用鹿靥、羊靥治气瘿(甲状腺肿),用常山、蜀漆治疟疾,用槟榔治绦虫等,至今流传沿用。书中对针灸法亦颇有创见,重视针、灸结合,针、药并用。书中还提倡食治与养性、养老之法,关于老年养生之道,是作者长寿经验的科学总结。此书与《千金翼方》合称《千金方》,是我国著名医学典籍之一,在世界上亦有重要影响。日本名医田丹波康赖撰《医心方》(982),深受此书影响,引用是书文字达四百八十一条。日本在天宝、万治、天明、嘉永、宽政诸朝均刊印过《千金要方》一书。国内有宋刊九十三卷本,宋刊、元刊、明刊三十卷本,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耀州乔世定小丘山房九十三卷本。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江户医学本影印,1982年9月重印。

猜你喜欢

  • 月令明义

    四卷。明黄道周(1585-1646)撰。道周字幼玄,螭若、细遵,号石斋,又螭,福建漳浦人。天启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即以终养归。崇祯初年官为右中台,因上疏救钱龙锡而降调。又上疏语刺大学士周延儒、温体仁

  • 春秋衡库

    三十卷。明冯梦龙(1574-1646)撰。冯梦龙字犹龙、又字子犹、公鱼,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东吴畸人、七乐生,又以顾曲散人、香月居主人、詹詹主人、茂苑野史、绿天馆主人

  • 明纪会纂

    即《通纪集略》。

  • 史诠

    五卷。明程一枝撰。程一枝,字巢父,休宁人。是编专释《史记》字句,校考诸本,颇有发明。但其中参杂时人评语,似有些俗陋。其体例亦有过于胶固,皆不可据为定论。

  • 丧服变除图

    一卷。吴射慈(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三国吴志》没有射慈传记。《孙休传》中说“从中书郎射慈郎中盛冲受业”。《孙奋传》说“传相谢慈等谅奋”。裴松之注,慈字孝宗,彭城人,见《礼论》,撰《丧服图》及《

  • 增修东莱书说

    见《书说》。

  • 石渠余记

    六卷。清王庆云(?——1862)撰。王庆云,字雁汀,闽县(今福建福州)人。道光进士。咸丰间任陕西巡抚、四川总督,后官至兵部尚书。是书卷一自纪节俭至纪荐举,卷二自纪荫子至纪军政,卷三自纪裁十三衙门至直省

  • 五莲山志

    十卷。清释海霆撰。海霆,号惊龙,山东诸城五莲山僧。《五莲山志》清刻本,为十卷。分为:卷一,峰峦泉石与寺殿楼阁。卷二,缘起宗派、世系、本山住持、开山大师本传、诸师本传像赞、客寓护法、物产、庄田。卷三至卷

  • 周易无忘录

    三卷。清蒋珣撰。珣字少泉,浙江余姚人,嘉庆举人,官至瑞安教谕。著有《易义》、《书义》、《诗义》、《春秋》等经无忘录。《周易无忘录》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论卦爻及彖象传之微旨,中卷发系辞、说卦、序卦、杂卦诸

  • 求实学院学规续钞

    十种十卷。清黄舒昺(生卒年不详)编。黄舒昺字曙轩,湘潭(今属湖南省)人。曾主讲河南明道书院,兼主持洛学学院。康梁变法时,湖南巡抚陈宝箴延请新派人物于时务学堂仿外国学制讲述西学,引起旧派人物攻击。戊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