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宣和书谱

宣和书谱

二十卷。不著撰人名字。宋徽宗赵佶(1082——1135)敕撰。《宣和书谱》记录宋徽宗时内府所藏诸帖,与《宣和画谱》作于同时。《宣和书潜》首卷收录晋、唐、梁、周历代诸帝王十二人书,其中尤以唐太宗、唐明皇手迹居多。从第二卷到第二十卷依次列篆、隶、正、行、草、八分等各体名家,其中篆隶为一卷,正书共四卷,行书共六卷,草书共七卷,最后一卷是八分书,后附制诏诰命。各书体之前都冠以叙论,依朝代顺序列各体书家,然后各系书家小传,兼品评其书学之风格源流,传后附法书目录。是书所收宋代书家,终止于蔡京、蔡卞、米芾,盖此书即为这三人所审定。此三人皆宋代书法大家,且米氏尤擅辨别,故著录《宣和书谱》,三人之才各得施展。据宋蔡绦(蔡京之子)《铁围山丛谈》中称见内府书目硬黄帖二王达三千八百余幅,颜鲁公墨迹亦达八百之余,而像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及李白、白居易等人的书帖更是无法胜数,惟两晋存者有限。今《宣和书谱》所收载王羲之帖仅二百四十三幅,王献之帖八十九幅,颜真卿帖也仅二十八幅,大概是著录者精汰细简以防鱼目之混而收之甚少,却也保存下丰富的书法史料。是书之编纂叙述详尽,议论简明;遗文佚事,也赖之以存,而且对于书法之见独到精细,编排体例亦佳。是书所收书目,不但是鉴赏者的重要参考文献,也是研究书学和书迹流传的宝贵资料。是书最早的版本是宋元间刊本,而后有明嘉靖刊本、《津逮秘书》本、《学津讨原》本、明嘉靖庚子杨升庵刊本、《八千卷楼》有明钞本、《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1984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顾逸点校本。

猜你喜欢

  • 二六功课

    ①一卷。旧本题明石室道人(生平事迹与姓名均不详)撰。原书所录按十二辰共分十二节。据《四库提要》著录称“自辰至卯凡十二节”,说明其书次序始于今日之辰而终于明日之卯。按十二节讲述每节调摄事宜。其大要言道家

  • 锡山书屋诗钞

    六卷。清谈恩浩撰。谈恩浩字蓉舫,年六十而卒。甘泉(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不详。本右姓,无锡望族,后因只重于诗歌,兼工杂作,田舍日亏,其穷愁郁结无所宣泄。致其诗词悲切,令人读而哀伤。此诗钞分五、七古,七

  • 南斋摘稿

    十卷。明魏骥(1373-1471)撰。魏骥,字仲房,号南斋,萧山(今属浙江)人。明永乐三年(1405)举人,以进士副榜授松江训导,召参与修《永乐大典》,后擢太常寺卿。明正统中迁吏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吏部

  • 孝经刊误辩说

    一卷。清倪上述撰。倪上述,河北乐亭(今乐亭)人。是书首有自序,末附后记。倪上述认为,《孝经刊误》一书,经文必出朱子之所定,然辞说之间已不能尽得其旨。至传十四章,则多所割裂,以致脉络不清。其间驳议与删除

  • 宝刻丛编

    二十卷。宋陈思撰。陈思(1225-1264),南宋理宗时临安(今浙江杭州)人。此书收录古碑,以《元丰九域志》京府州县为纲,其石刻在地理上可以确定的,分别按各路编辑;不详的,则附于卷末,并采录各家的考证

  • 万充宗先生经学五书五种

    十九卷。清万斯大(1637-1683)撰。万斯大字充宗,号跛翁,学者称褐夫先生。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是黄宗羲誉之为“浙东门风之雄,莫过万氏”的万泰第六子,万斯同之兄。沉酣经学,穷日夜、忘寝食者十余年

  • 青楼韵语

    四卷。明张梦徵辑。张梦徵,号六观居士。生平不详。此书广收历代妓女诗词汇为一编。其中有晋代一人,南齐一人,梁代一人,隋代一人,唐代三十四人,宋代二十五人,元代十人,明代一百一十四人,共一百八十人,作品五

  • 思古斋石刻

    一卷。疑为宋蒋永仲刻,后有明张登云跋,记述此石刻来源经过。该石为明嘉靖八年(1530)村民耕地掘得,《兰亭序》和《黄庭经》分刻于石的两面。帖首有“思古斋石刻”五篆字;《兰亭序》首有“唐临绢本”,尾有“

  • 书断

    三卷。唐张怀瓘(生卒年不详)撰。张怀瓘,海陵(今江苏泰州)人。尝为鄂州司马,后官至翰林供奉。张怀瓘是唐朝颇有盛名的书法家,工真、行、草书,兼善小篆和八分书。张氏曾自高矜饰,谓真书、行书可比虞(世南)、

  • 房山山房丛书

    十种,十卷。清陈洙编。陈洙字杏用,号珠泉,浙江江浦人。生卒年不详。丛书所收均为清代学者著述。其中《康熙朝品级考》一卷,记清代典章、职官制度;清万经《汉魏碑考》一卷、清蒋衡《拙存堂题跋》一卷,为金石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