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平原县志

平原县志

①二卷。明刘思诚修,高知止纂。刘思诚字克实,号定宇,直隶山海卫人,万历元年(1573)乡荐,十五年(1587)任平原县知县。任满升济南府同知。高知止字明甫,邑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授阳曲知县,补大名,调长垣,以疾告归。万历十五年,刘思诚掌平原后,见邑旧志,丛芜漫漶,残缺久废。恐其文献无征,就锐意搜辑,重修县志。以邑人张蕙所撰志稿重辑。高知止负责编纂任务,遂成新志。《平原县志》万历十八年(1590)刻本。此志体例不善,记载亦无编法。如先建置后疆域,又以城池、市镇、邮舍隶于疆域门下。以古迹坊表、冢墓、寺观隶于杂志门下,乖其体例。后世继修邑志者,讥其类次失伦。此外,其内容极简陋。②十卷,首一卷。清黄怀祖修,黄兆熊纂。黄怀祖字令思,江苏溧阳人,出身举人,乾隆九年(1744)任平原县知县。黄兆熊,邑人。按《平原县志》,创自明万历刘思诚,再修于顺治初年赵重煦,此志为三修。其上距旧志已八十余年未修,旧志脱落湮灭,几不可识,惟因循已久,订辑殊难。当康熙十一年,檄各省郡邑,重修县志,而平原县当时又未遑续修。乾隆时,车驾东巡,皆经此邑,采风问俗,无以为对。黄怀祖掌平原后,决意纂辑新志。乃征集邑中绅耆,咨询旧闻,网罗近事,凡条目五十八,契其大纲,厘为十卷。虽然依据前志,而变更甚多。《平原县志》乾隆十四年(1749)刻本。全书十卷首一卷。分为:卷一疆域志、卷二建置志、卷阴食货志、卷四学校志、卷五祠祀志、卷六职官志、卷七选举志、卷八人物志、卷九杂志、卷十艺文志。卷首有志序、凡例、列图五幅。此志体例完备,取材严谨,书中叙述,凡前志之文,皆注“旧志”两字,新增考证,则附于其后,均极详博精核。其分门设目,别具一格。如:在学校门内列有“乐器”、“书籍”二目,在艺文门中列有“书目”、“碑记”、“诗歌”三目。在清代县志中,尚为罕见。其有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

猜你喜欢

  • 春秋因是

    三十卷。明梅之撰。之字惠连,麻城(今湖北麻城)人。该书专为科举制艺而作,从《春秋》经传中归纳出一些题目,每题必载一破题,详列作文方法。供士子揣摹。以胡安国《春秋传》之说为主,名为发挥经义,实则割裂传文

  • 通俗编

    三十八卷。清翟灏撰。翟灏生平见“尔雅补郭”。《通俗编》卷首有乾隆十六年(1751年)周天度序,其书当即刊行于是年。周序谓翟灏“往来南北十许年,五方风土,靡所不涉”,为搜辑俚言俗语付出了艰辛劳动。全书搜

  • 次麓子集

    十二卷。明李锦(生卒年不详)撰。李锦,号次麓,榆社(属山西省)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官宛平县知县。此书虽以集命名,但实际属说部之类,十二卷,三十二门,卷首有李锦自序。序中称“约举经传子史百

  • 字义镜新

    一卷。清王廷鼎撰。王氏生平著述,参见《说文佚字辑说》。是书旨在探求文字的古义,以许氏《说文》为据,或发掘其未竟者,或揭示其未及者。纵观全书,得失相参,有些说法纯属臆测,于古无征。是书有光绪十五年(18

  • 石屏词

    一卷。宋戴复古(1167-?)撰。复古,字式之,天台(今浙江天台县)人。幼孤,勉承家学,曾从林景思游,又为陆游门人。其诗作清新健快,以诗而名。其词音韵天成,不饰雕琢,自成妙趣。是集又名《石屏长短句》。

  • 元诗选癸集

    十卷。清顾嗣立(1669-1722)选辑,门人席守朴订补,席世臣辑刊。席世臣,生卒年不详,为顾氏门人席守朴之子,约嘉庆时人,籍隶江苏。其他无闻。顾嗣立曾在清康熙年间编成元代诗歌总集《元诗选》。其集分为

  • 读书说

    四卷。清胡承诺(1607-1681)撰。承诺字君信,号石庄,天门(今属湖北省)人。是书系其读书杂论,内容庞杂,共九十八条。清王履谦作序称此书论理精赅,叙事准确,引证史籍丰富,考据经义详尽,且每叙一事立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义疏

    二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条。《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义疏》可视为对《法华经》的节释本。因《法华经》中有四要品,即方便品,安乐行品、寿量品和普门品。而在普门品中,又无尽意菩萨初问以

  • 乳源县志

    十二卷。清裘秉钫纂修,庞玮纂。裘秉钫,浙江富阳人,贡生,顺治十八年(1661)任知县。旧志创修于明万历间韶州推官黄华秀。顺治十八年(1661),裘秉钫莅任,适奉上行文咨取列郡山川名胜,汇成《东粤大观》

  • 韵字探骊

    五卷。清徐锡龄撰。锡龄字厚卿,元和(今江苏吴县)人。谓《佩文韵府》虽为艺林正鹄,然为帙一万八千有奇,为文一千七百馀万言,寒士固无力购求,中材亦难卒读。遂编撰斯编,于《佩文韵府》节录条取,避熟取生,聊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