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平定准噶尔方略

平定准噶尔方略

一百七十一卷。清傅恒等撰。傅恒(?-1770),字春和,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高宗孝贤皇后弟。初为侍卫,后官至军机大臣,参与清廷机要政务二十余年,颇为高宗所倚任。他在平定准噶尔叛乱的后期,积极为清廷出谋划策,并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任《平定准噶尔方略》一书的正总裁,与来保等人经过十五年的努力,至乾隆三十五年终于纂修完成。准噶尔是我国西北部漠西厄鲁特四部之一,太宗天聪年间即遣使朝贡,世祖顺治年间清廷锡以封爵。康熙年间,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势力日渐强盛,并野心勃勃地要吞并蒙古各部,与清廷发生冲突。圣祖为此亲征准噶尔,迫使噶尔丹仰药自尽。噶尔丹死后,其侄策妄阿拉布坦及策妄阿拉布坦子噶尔丹策凌、外甥阿睦尔撒纳先后发动叛乱,清廷为此进行了长达五六十年的平叛战争,直至乾隆二十二年才将其全部平定。接着,清廷又向新疆南路进兵,压服了大小和卓木(即当地的维吾尔族叛乱首领布那敦和霍集占)。全书分前编五十四卷、正编八十五卷、续编三十三卷。其中,自康熙三十九年七月“命议青海事宜”始,至乾隆十八年九月命钦差大臣永常为陕甘总督止为前编,记述了准噶尔问题的缘起及圣祖、世宗、高宗三朝对准噶尔方针、政策和“挞伐”之事;自乾隆十八年十一月准噶尔都尔伯特台吉策凌等率众降清始,至乾隆二十五年三月高宗在中南海丰泽园赏赐凯旋清军将领止为正编,记述了清廷削平阿睦尔撒纳叛乱及擒斩大小和卓木的全过程;自乾隆二十五年三月命犒凯旋之索伦官兵始,至三十年十一月伊犁将军明瑞等疏奏办理乌什回人情形止为续编,主要记述了清廷平定准噶尔和大小和卓木以后所采取的善后措施。该书卷帙较大,内容翔实,史料丰富,记述全面而具体,书成后有满、汉两种文本,并收入《四库全书》中。

猜你喜欢

  • 渐西村舍汇刊

    三集,四十二种,二百五十五卷。清袁昶(1846-1900)编。袁昶字爽秋,浙江桐庐人。光绪丙子(1876)进士,官至太常寺卿,卒谥忠节。丛书所收以边疆地理域外史乘著作为最有价值,如清何秋涛校正《元圣武

  • 陆堂集

    四十四卷。清陆奎勋(1663-1738)撰。陆奎勋,字聚侯,号星坡,又号陆堂,浙江平湖(今浙江省平湖市)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陆奎勋曾主持广西秀峰书院,其学规仿朱熹白鹿洞遗意,成就甚众。是集

  • 小戴礼记注

    无卷数。东汉卢植(159-192)撰,清王谟辑佚。卢植字子干,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官至九江太守。少与郑玄俱从马融受学,著有《尚书章句》、《三礼解诂》等书。事迹具《后汉书》本传。是书隋志著录作十卷,

  • 续说郛

    四十六卷。明陶珽(生卒年不详)撰。陶珽,姚安(今属云南)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陶珽鉴于陶宗仪《说郛》所收之书止于元代,遂杂钞明人说部五百二十七种以续之,但其中仍有宋、元人之著作,如卷二宋苏

  • 堪斋诗存

    八卷。清顾大申(约1662年前后在世)撰。顾大申本名镛,字震雉,一字见山,华亭(上海松江)人,生卒年均不详。顺治九年(1652)进士。授工部主事。曾辑有《毛诗》、《楚骚》及《文选诗》、《唐人诗》。自著

  • 群经冠服图考

    三卷。清黄世发(生卒年不详)撰。黄世发,字弱中,晋安(今福建闽侯县东北)人。是书略以郑氏释礼,于弁服皆有通例,而散在诸注,读之茫无端绪,故仿李如圭《仪礼释宫》之意以类相比,使成条贯,自序称乾隆四十七年

  • 拱和诗集

    一卷,附一卷。元曹志撰。志字伯康,自号拱和居士。生卒年不详。金华(今属浙江)人。元末农民战争爆发,隐居不出。明洪武中,以遗逸荐,不就,终于家。此集为家刻。前有二序,不署年月,也不署撰人。卷末附拱和诗序

  • 山东通志

    ①四十卷。明陆钺等纂修。陆钺字举之,号少石子,浙江鄞县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湖广按察佥事、山东提学副使。著有《贤识录》、《少石集》等。嘉靖十一年,陆钺视学山东,山东巡抚袁宗儒

  • 周易阐理

    四卷。清戴虞皋撰。戴虞皋号遁轩,昆山人。该编原稿共有三四百页,戴虞皋自己认为太繁,于是删减只留存十分之一二。他的儿子戴孙贻又认为过于简单,所以又用原稿补其遗缺即成现在本。该书成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

  • 周易通论月令

    二卷。清姚配中撰。作者认为所谓的月令即周易所阐发的阴阳之道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反映。因而在治易之暇,著《月令笺》五卷,以探索其中的关系。后将其精华部分通论条贯而成此书,其基本思想与作者的《周易姚氏学》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