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卷。明刘浚(生卒不详)撰。刘浚,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人,生平事迹不详。明成化年间(1465-1487)曾做过邹县教谕,邹县,孟子故里,使刘浚得以考订孔子、颜回、孟子的世系、事迹以及历代褒崇诸典等,
一卷。清茹敦和撰。此书与《周易证籤》大体相同,内容可详参该条。此书内容仅六则,似未竟之作,义意也皆与《周易证籤》、《易讲会籤》、《周易象考》诸书相同。不知何又别立此名。今存乾隆刊周易大衍本。
五卷。附《词抄》一卷。清曹寅(1658-1712)撰。曹寅,字子清,一字栋亭(一作号栋亭),号荔轩,汉军正白旗人,世居沈阳。官通政使,江宁织造兼巡两淮监漕监察御使。曹寅好骑射,嗜读书,校刊古书尤精,曾
四卷,清郑采宣、陈虞昭修,崔达纂。郑采宣,字载九,号华封,山西沁水县人。康熙间举人,知县。陈虞昭,广西灵川县人,举人,知县。崔达,广西灵川县人,廪膳生员。宋元以前县无专纪,明三修县志,至乾隆间两经兵燹
一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四分律合注戒本》辞条。《律相感通传》一书,道宣作于唐乾封二年(667)。《法苑珠林》载:“道宣律师乾封二年仲春,逐静修道,遂感冥应。于是律师既承灵属,扶疾笔受,随
一卷。清温承志(生卒年月不详)撰。温承志,山西太谷人。历任道员、按察使。该书记录作者从两广总督百龄平“海寇”事。时“海寇”数万,主要有李尚清、梁保、吴知青、郭学显、张保、麦有金六大股。嘉庆十四年(18
四卷。清朱江撰。朱江字东注,江都(今扬州)人。该书成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其凡例称该编原为便举子业,凡可备大小试题者著其精意,其余的只存经文。这可能是乡塾课蒙之本。《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一卷。三国魏王肃撰,清马国翰辑。《隋书·经籍志》著录《毛诗奏事》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不著录,此书久佚。王肃撰有《毛诗义驳》专攻郑玄。此则取郑玄之违失,条奏于朝,故题《奏事》。此篇是马国翰从《毛诗正
五十卷,清甘汝来纂修。甘汝来(?-1739),字耕道,江西奉新人,康熙二十五年(1686)进士。以教习授知县。雍正间,任吏部主事、广西太平府知府、广西巡抚、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乾隆初,任兵部尚书、吏部尚
二十四卷。清王育(生卒年不详)撰。王育字石隐,号庄溪,太仓(今属江苏)人。与陈瑚(字确庵)、陆世仪(字桴亭)志同道合,明亡后隐居讲授,不改衣冠。此编按许书部首分韵编次,许氏说解悉仍原本。其论正逐义分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