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林

易林

十六卷。汉焦延寿(生卒年不详)撰。焦延寿字赣,梁(今河南商丘)人。初以好学得幸于梁王,学生而为郡吏,察举补为小黄(今河南开封东北)令。曾从孟喜学《易》,授于京房,故其事附于《汉书·京房传》后。又宋代黄伯思《东观余论》以为其名赣,字延寿,与史不符。后汉《小黄门谯君碑》称焦延寿之后裔,疑其为谯姓,但史传无不作焦,汉碑本多假借通用,如“欧阳”之作“欧羊”者不一而足。至于旧本《易林》首有费直之语,称王莽建信天水焦延寿,其词盖出于伪托。按治《易》于象数之中别有占候一派,实自焦延寿始。其《易》著除此《易林》外,又有《易林变占》十六卷,并见于《隋书·经籍志》。《易林变占》久佚。此书内容是以一卦变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又通变为四千零九十六卦,各系以辞,皆四言韵语,与《左传》所载的“凤凰于飞,和鸣锵锵”相似。专以卦变、纳甲、飞伏等说讲阴阳灾变、吉凶福祸而不及人事义理。此书对后世的影响历代不衰,凡占卦术士皆以此为本。关于《易林》是否真为焦延寿所作,后世人也曾怀疑,如《汉书·艺文志》所载《易》十三家,蓍龟十五家而不及焦氏,《隋书·经籍志》始录于五行家中。清代顾炎武曾说,《易林》疑东汉以后人伪托,焦延寿在宣、昭之世,《左传》尚未立学官,而《易林》引《左传》语甚多,又往往用《汉书》中事,如“彭离济东,迁之上庸”,事在武帝元鼎元年;“长城既立,四夷宾服,交和结好,昭君是福”,事在元帝竟宁元年等等。今人钱钟书先生《管锥篇》对此也多有评论。此书有《汉魏丛书》本、《津逮秘书》本、《四库全书》本、《学津讨原》本等。

猜你喜欢

  • 憺园集

    三十八卷。清徐乾学(1631-1694)撰。徐乾学字原一,号健庵。江苏昆山人。康熙九年(1670)第一甲第三名进士,授编修,累官至刑部侍郎。徐乾学为顾炎武之甥,阎若璩等人也多客居其家,师友渊源,加上家

  • 贲园书库目录辑略

    一卷。张森楷批。张森楷,生平不详,字石亲,籍四川合州。成都严氏曾编有《贲园书库目录》,张氏因之作《分类法》,述其所见而成此书,可作为图书分类之书看待,对子目划分提出了独到见解。有民国十四年(1925)

  • 两河经略

    四卷。明潘季驯撰。作者生卒年代及事迹见前《潘司空奏疏》条。万历初年,黄河在高家堰决口,淮、扬、高宝之地全部被淹。潘季驯建议筑堤防,疏淤塞,论水势之强弱,复黄河之故道,条上六事,受到朝廷的肯定。《两河经

  • 解庄

    十二卷。明陶望龄(生卒年不详)撰。陶望龄,字周望,号石篑,会稽(今属浙江省)人。万历癸丑(1613年)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撰《解庄》一书。明儒注解《庄子》者,多为旁证博引;而陶望龄之作,仅此寥寥数条

  • 书品

    一卷。南朝梁人庾肩吾(487-551)撰。庾肩吾,字子慎,一字慎之,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庾肩吾自幼天资颖慧,八岁即能赋诗,后成为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庾肩吾初为晋安王国常侍,曾奉王命与刘孝威等共

  • 瘦碧词

    二卷。清郑文焯(1856-1918)撰。文焯字俊臣,号叔向、小坡,又号大鹤山人,山东高密人,近代词家。举人出身,官内阁中书,长于金石、书画、医学,兼通乐律。著有《大鹤山房全集》。他以“瘦碧”名其词,因

  • 静春堂集

    四卷。元袁易(1262-1306)撰。易字通甫。长州(今属江苏)人。不求仕进。后于吴淞县区之间,筑堂为静春。聚书万卷,亲手校定。时而棹舟载笔床茶灶古器,游于江湖。赵孟頫赠其卧雪图,称易与龚、郭麟孙为吴

  • 依归草初刻

    十卷。《二刻》。二卷。《遗文》,一卷。清张符骧(1663-1727)撰。张符骧字良御,号海房。海陵(今江苏泰州)人,康熙进士。官庶吉士,太史。学识渊博,对诗学功力尤深。生平笃信程朱学说。著有《依归草》

  • 检韵

    一卷。清朱骏声撰。参见《说文通训定声》。是编系为检索收入《说文通训定声》各字的韵目而作。《说文通训定声》一书以声为经,以义为纬,析《说文》九千余字为一千声,归为丰、升、临、谦、颐、孚、小、需、豫、随、

  • 艺薮谈宗

    六卷。明周子文编。周子文,字岐阳,江苏无锡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此编皆采辑明人论诗之语。所收有宋濂、高棅、何景明、李东阳、徐祯卿、王廷相、杨慎、都穆、皇甫汸、王世贞、何良俊、谢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