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规过

春秋规过

六卷。隋刘炫(约546-613)撰,清邵瑛辑。刘炫字光伯,河间景城(今河北泊头)人,隋代著名学者。少聪敏,与信都人刘焯闭户读书,十年不出。炫强记默识,罕有其比。隋开皇中,奉敕与著作郎王劭同修国史。不久直门下省,以侍顾问。除殿内将军。当时牛弘奏请购求天下遗书,刘炫伪造《连山易》、《鲁史记》等百余卷,送官取赏,事觉被除名。隋末天下大乱,冻饿而死,门人谥曰宣德先生。著作有《尚书述义》、《论语》《孝经》《毛诗》《春秋》述义并文集各若干卷。事见《北史·儒林传》及《隋书·儒林传》。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序说,其为义疏者,则有沈文阿、苏宽、刘炫,“炫于数君之内,实为翘楚,然聪慧辩博,固亦罕俦,而探赜钩深,未能致远。又意在矜伐,性好非毁,规杜(预)之失,凡一百五十余条。习杜义而攻杜氏,犹蠹生于木,而还食其木,非其理也。”孔颖达虽对刘炫有所批评,但撰《五经正义》时多采其说。又考《新唐书·艺文志》经部《春秋》类著述刘炫所撰《春秋规过》三卷,而《北史》本传仅载所撰《春秋攻昧》十卷、《春秋述义》四十卷,《隋书·经籍志》则仅著录《春秋述义》四十卷。清人姚振宗撰《隋书经籍志考证》云《春秋规过》即在《春秋攻昧》十卷之中,乃其中之一篇,其说很有道理。疑自唐以后二书才分行于世。其书久佚,清人邵瑛桂隐书屋从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辑得一百七十余条,勒为六卷。瑛字桐南,号姚圃,余姚(今浙江余姚)人。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甲辰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改内阁中书。按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往往弃经从传,遭到人们攻击。刘炫著《春秋规过》一书,即为了纠正杜注之失。清代学者纪昀编《四库全书》,欲作《规杜持正》,调和杜预之说与各家的矛盾,因故未成,嘱邵瑛代作。邵瑛于是从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辑为是编,后来以此为据,作《规杜持平》六卷行于世。《春秋规过》六卷只有抄本,没有刊行。另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春秋规过》二卷,黄奭《黄氏逸书考》辑有《规过》一卷,王谟《汉魏逸书考》辑有《规过》一卷。

猜你喜欢

  • 薄游草

    十五卷。明谢廷谅(约1610年前后在世)撰。廷谅字友可,号九索,江西金溪(一作湖广)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官至顺庆知府。廷谅著有《清辉馆集》、《千金堤志》,已著录

  • 竟山乐录

    四卷。清毛奇龄(见《乐本解说》)撰。是书依据明代朱权《唐乐笛色谱》,以四、乙、上、尺、工、凡、六七个字循环而成七调。如果四为领调,那么乙就是变宫,上为商、尺为角,工为徵,凡为变徵,六为羽。高四为宫清,

  • 艺话甲编

    五卷。明茅元仪(1595-1641)撰。茅元仪字止生,号石民,归安(浙江湖洲)人。茅坤之孙。官至觉华岛副总兵。著述宏富。有《平巢事绩考》等。此编皆评诗论文之语。原在嘉靖间,茅元仪之祖父茅坤与王世贞争名

  • 说文解字五音韵谱

    十卷。宋李焘(1115-1184)撰。李焘字仁甫,一字子贞,号巽岩,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绍兴进士,曾任兵部员外郎、礼部侍郎,官至敷文阁学士,主修国史多年。著有《续资治通鉴长编》、《易学》、《春秋学

  • 经义质疑

    ① 八卷。清陈梓(1683-1759)撰。陈梓字俯恭,又字古铭,号一斋,别号客星山人,又号天中古民,余姚(今属浙江)人。曾从张履祥弟子姚瑚游。雍正元年举鸿博,不赴;二年举孝廉方正,不就,以布衣终。平生

  • 乐山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龚传黻纂修。龚传黻,曾任乐山县知县。龚氏以名进士由铨曹改官斯土。甫下车,修废举坠,舆论翕然,然其常以县无志为憾。后不久,大府修省志檄各属皆以志往。龚氏遂于公余手纂一编,勤谘博访,不数月

  • 浙东纪略

    一卷。明末清初人徐芳烈撰。徐芳烈,字涵之,浙江萧山人,选贡出身,鲁王时曾官中书舍人,生卒年月及事迹未详。《浙东纪略》记乙酉年(1645年)清兵破金陵,弘光出走,浙东抗清一年间情事。是时清尚未能统一江南

  • 古经算学三解

    十六卷。清王思绶(生卒年不详)撰辑。王思绶字印侯,通州(今北京通县)人。中国古代经书中记载天象甚多,如《周礼·月令记》中记述中星(即北斗星座)变化;《春秋》中有关于节气分界点的讨论。不过由于这些古经书

  • 两朝疏草

    十二卷。顾尔行编。顾尔行,明代归安(今属浙江吴兴县)人。万历甲戌(1574)进士,官大名府推官。张瀚撰《疏议辑略》所载止武宗以前,故尔行复录世宗、穆宗朝诸疏,以续其书。明至世宗以后,纪纲日弛、议论日多

  • 钦定词谱

    四十卷。本书系康熙五十四年(1715)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钦定。词起源于唐而大盛于宋,但唐、宋两代皆无词谱;因为当日之词,犹今日里巷之歌,人人解其音律,能自制腔,无须于谱。其或新声独造,为世所传,如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