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六十四卷。明张介宾(详见《类经》)撰。张氏在总结前人医疗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临床经验,于天启四年(1624),汇成此书。这是一部规模宏伟,内容全面的综合性医学丛书。书中对内、外、妇、儿以及中医理论等方面进行较全面论述。全书共六十四卷,前六卷为总论性质,卷一至卷三为《传忠录》,包括论文三十四篇,主要讨论中医的一些基本理论和诊疗原则,如明理、阴阳、六变、十问、论治、君火相炎、先天后天等;卷四至卷六为《脉神章》,主要介绍《内经》以下诸家有关脉诊的论述;卷七、卷八为《伤寒典》,上卷为总论六经证治,两感、表里、汗吐下等,下卷分论温病、暑病、发斑、发黄、结胸、战汗等,卷九至卷三十七为《杂证谟》,包括杂证七十一门,为本书的主要部分。每病之下,首列经义,评录《内经》、《难经》有关本病的记载,次为论证,论述本病的虚实寒热及取脏腑,再次为论治,根据证的不同,介绍各种治法,最后列取各方及针灸穴位。比较重要的疾病还有述古一项,介绍各代各家对本病的看法并加评述。有些疾病,后面还附有实际医案;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为《妇人规》,分总论、经脉、胎孕、玄省等十门;卷四十、卷四十一为《小儿则》,共三十七篇,前十篇为总论,以下分论各证;卷四十二至卷四十五为《痘疹诠》,包括麻诊一卷,痘疹三卷;卷四十六、卷四十七为《外科钤》,包括总论三十四篇,各证五十六篇;卷四十八、卷四十九为《本草正》,收载药物三百余种,以人参、附子、熟地、大黄为药中四难,更推人参、地黄为良相,大黄、附子为大将;卷五十至卷六十为《新八阵》、《古方八阵》,新录新方一百八十六首,古方五千五百一十六首。新方大都来自作者的自创。所谓八阵,即补、和、攻、散、寒、热、固、因,又称八略,实际就是对方剂的分类;卷六十至卷六十四为分别载妇人、小儿、痘疹、外科四种的方剂共九百二十二首。以上共收方二千六百二十四首。张氏认为金元以来刘河间倡火热论,朱丹溪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说以来,后人不善取其精华,拘执其说,滥用寒凉攻伐,贻害非浅。故对刘河间的“火热”之说表示反对,指出刘氏“不辨虚实,不察盛衰,悉以实火言病”,对朱丹溪之说提出:人之“所以生精血者,先由此阳气,精血之不足,又安能阳气之有余”,指斥丹溪之说是“大伐生机之谬谈”。倡导人之生气,以阳为主,治以温补,立论和治法自成一家,成为温补派中间人物。在“新方八阵”中,张氏制定有左、右归丸于“补阵”中。以左归壮水,右归益火,各方均以熟地为主,取其具有大补血衰、阴中有阳的药物功能,由于其喜用熟地,故人称其为“张熟地”。《四库全书总目》评曰:“专以温补为宗,颇足以纠卤莽灭裂之弊,于医术不为无功,至于沿其说者,不察证候标本,不究气血之盛衰,概补概温,谓之王道。不知误施参、桂,亦足戕人,则矫枉过直,其失与寒凉攻伐等矣。”“阴阳不可偏重,攻补不可偏废,庶乎不至除一弊而生一弊也。”有明刊本、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刊本、《四库全书》本、道光元年(1821)扫叶山房刊本。

猜你喜欢

  • 湖州词征

    三十卷,清朱孝臧(1857-1931)辑。朱孝臧生平事迹见《淮海居士长短句校记》条。此集为其收编湖州地方历代词人作品之书。湖州因滨太湖而得名,辖地相当于今浙江吴兴、德清、安吉、长兴等县。《湖州词征》根

  • 班马异同评

    三十五卷。宋倪思撰,刘辰翁评。辰翁,字会孟,庐陵(今属江西)人,以廷试时策,忤贾似道,置丙第,遂以亲老请掌濂溪书院,后召入史馆,及除太常博士,皆不就。宋亡后隐居以终。其文集大多亡佚。仅存《四景诗》及《

  • 清梦庵二白词

    五卷。清沈傅桂(约1840年前后在世)撰。傅桂字闰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不详。“清梦庵”为其斋名。《清梦庵二白词》总目列分为:《莺天笛夜新声》、《今雪雅余》、《兰骚剩谱》、《小临邛琴弄》、《

  • 四鉴录

    十六卷,清尹会一撰。尹会一字元孚,号健余,博野(今河北省博野县)人。雍正年间进士。曾任襄阳府知府之职,有惠政;官至吏部侍郎,为学务在力行,于古今人学术纯驳,审择之而未尝攻斥。著有《君鉴》、《臣鉴》、《

  • 阜阳县志

    二十四卷,首一卷。清刘虎文、周天爵修,李复庆等纂。刘虎文,武清(今天津市武清县)人,举人,前石埭知县,后知阜阳县事。周天爵,山东东阿人,进士,官至漕运总督。李复庆,四川蓬溪人,拔贡,前旌德知县,道光五

  • 堪舆类纂人天共宝

    十二卷。明黄慎(生卒年不详)撰。黄慎,字仲修,海阳(今属山东省)人。撰有《堪舆类纂人天共宝》十二卷。此书刊于崇祯癸酉年(1633),书内分经、传、论、状、书、记、篇、说、诗、赋、歌、诀、问、答、杂、录

  • 历代驸马录

    二卷。明洪武中奉敕撰。《四库》馆臣编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此书共二卷,内容取自汉至宋尚主之人,各叙其善、恶事迹,以示法戒,皆以俗语演化解释,用以劝戒诸驸马等。有明洪武中刊本及《

  • 竹书纪年集注

    二卷。清陈诗撰。诗字愚谷,别号大桴山人,蕲州(今属湖北)人。乾隆进士。官至工部主事。其学问渊博,著作丰富。有《竹书纪年集注》等。诗撰是书,经传合者为多,取春秋内外传及周秦诸子事迹相类似者,与为证明。又

  • 山居代膺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此书共一卷,分山居、园居、舟居、游居、瓢居、独居、酣居、宵居、睡居、病居十个子目,引前人闲适之语以应附之,其意以示客,故名《山居代膺》。其所引书,有明末陈继儒的《岩栖幽事》。传本少

  • 资治通鉴补正略

    三卷。清张敦仁(详见《通鉴刊本识误》)撰。分上、中、下三卷。严衍撰《资治通鉴补正》二百九十四卷,张敦仁于嘉庆间读其书,以其卷帙繁巨,刊刻不易,乃携赴云南任所,弃衍书所补分注,取其补正《通鉴》原文者,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