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曝书亭集外稿

曝书亭集外稿

八卷。清朱彝尊(1629-1709)撰。其生平详见《南车草》辞目。是书内容,第一卷为乐府、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乐府,辑《杨白花二首》、《登高邱而望远海》、《女耕旧行》等十六首;五言古诗,辑《猗兰篇寄题王孝廉潢南陔草堂》、《华亭感旧呈唐四表兄子正》等十九首;七言古诗,辑《水墨折枝花卷为朱襄题》、《神宗皇帝御书歌并引》等十二首。第二卷为五律,辑《七夕立秋良夜无酒愁叹竟夕作诗寄怀》、《归自钱清江失道经螺山下》等七十一首。第三卷为七律,辑《送赵天羽椎关维扬并请刊东山处士遗书》、《和曹舍人禾移寓城南韵三首》等四十二首。第四卷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绝句辑《留题何侍御丹台书屋三首》、《送高骞之东嘉二首》等十九首;七言绝句辑《送悬公之太白山》、《论画和宋中丞十三首》等一百三十四首。第五卷为五言排律、六言律、六言绝、联句、集句。五言排律辑《赠宋中丞牵二十八韵》等四首;六言律辑《查上舍慎行弟将南还过寓舍话别同魏二坤小饮赋六言》一篇;六言绝辑《愤言》一篇;联句辑《师子林》等三篇;集句辑《京口同魏二对酒戏集唐人长句》等十四则。第六卷为词、蕃锦集拾遗。词,辑词牌“沁园春”,题为《李孔德出情人如玉别时所赠指甲索赋》等二十五阙;蕃锦集拾遗,辑词牌“江南好”,题为《文水席上》等二十四阙。第七卷为序;辑《河上集序》等十六篇。第八卷为序、跋、议、传、题名、碑、墓志铭、启。辑《徐母罗太君寿序》等十八篇。彝尊一生著述丰富,通经史能诗词古文。是集中有些篇章于民生疾苦有所反映,但也有些无聊的咏物之作。是书有清道光二年(1822)刻本行世。

猜你喜欢

  • 春秋阐旨

    二卷。清蔡遴元撰。遴元,浯溪(今湖南祁阳)人。该书是作者研究《春秋》之作,主要阐发《春秋》中的“微言大义”及孔子“笔削之旨”。有清乾隆辛亥(1791)刊本。

  • 灌县乡土志

    二卷,清钟文虎修,徐昱、高履和纂。徐昱,字价民,举人。高履和,贡生。《灌县乡土志》光绪三十三年(1907)刻本,共二卷。徐昱、高履和因学部檄取以备教材而纂修此志,其首列部颁条例十五门,曰历史、政绩录、

  • 野庵文集

    十卷。明吴宣(约1470前后在世)撰。吴宣,字师尼,号野庵,崇仁(今江西崇仁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景泰四年(1453)举人,授左军督府经历,改中府,升镇远府知府。著有《野庵文集》。此集系其门人王君

  • 观林诗话

    一卷。宋吴聿(约1147年前后在世)撰。吴聿,字子书,自署楚东人。楚东地广,莫详其邑里。其生卒与履迹亦不详。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此书,亦云“不知何人”。是书收载历代著名诗人的诗作,注释、评论、考证,并

  • 浦城县志

    十三卷,清李藩修,林鸿等纂。李藩,曾任浦城县知县。浦城有志始于明成化。板本无存。后再修于万历三十七年黎民范。三修于顺治七年李葆贞。李藩任县令后,热心修志事。采众说,摭遗事,广为搜讨,又纂成此书。乾隆八

  • 医醇剩义 医方论

    《医醇剩义》四卷,《医方论》四卷。清费伯雄(生卒年不详)撰。费伯雄字晋卿,孟诃(今属江苏)人。五世业医,少年时攻举子业,无所成,遂弃儒从医。究心于《灵枢》、《素问》诸书,遍览张仲景以下的诸家名医著述,

  • 文斋文集

    十一卷。明余祚征(?-1645)撰。余祚征,字符之,江西永丰人。文斋乃其号。生卒年不详。崇祯十六年(1643)会试副榜。授安徽凤阳府(今天长等地)推官。时唐王聿键锢高墙,祚征待之有礼。及聿键自立,而祚

  • 小岘山人集

    三十七卷。清秦瀛(1688-1767)撰。秦瀛,字凌沧,一字小岘。江苏无锡人,乾隆四十一年举人。授内阁中书,累迁至刑部侍郎。是集有诗集二十八卷,文集六卷,续集二卷,补续一卷。秦瀛系北宋词人秦少游后裔,

  • 鄱阳五家集

    十五卷。清史简(生卒年不详)编。史简字文令,鄱阳(今江西波阳县)人。此集为地方诗集。共十五卷。所录皆为其乡人之诗。自宋末至明初,共五家。有李廷瑞《芳洲集》三卷;吴存《乐庵遗稿》二卷;徐瑞《松巢漫稿》三

  • 冠义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