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本经疏证 本经续疏 本经序疏要

本经疏证 本经续疏 本经序疏要

本经疏证》十二卷,《本经续疏》、《本经序疏要》八卷。清邹澍(1790-1844)撰。邹澍字润安,号闰庵,武进(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博览群书,精诗文,通医理。著有《伤寒通解》、《伤寒金匮方解》、《医经书目》、《医经杂说》等书。此书以《本经》、《别录》为经,以《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外台秘要》为纬,取其中所载药物、配伍理论,注疏《神农本草经》,历时六年而成此书。其中《本经疏证》撰于道光十二至十七年(1832-1837),载药一百七十三种,皆为张仲景所用之方,间或以他书中所载补仲景之书所未备。《本经续疏》中载药一百四十二种,予以疏解。道光二十年(1840)撰成《本经序疏要》,书中以病为纲,归类常用药,以便临证检索。备论诸药先录《本经》、《别录》等书药论作为正文,续引述前人本草介绍的形态等,附列后世药论(以卢子繇、刘若金二人药论居多)以及邹氏自己的解说,以辨析药性及其运用为主,汪氏认为“一人效技,必备数十百药而用始周,一药意旨,必历数十百人而情乃确。”此书引证渊博,所言必有所本,“凡经史子集,释典道藏,泰西域外之书,佐引无遗。”书中并记载了作者访问民间“村夫圃叟”所得的用药经验。论药能将《本经》等书所载药性与古方用药结合起来。对仲景医书用药规律研究入微,一药见于数方,用法之差异,多能仔细推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除药性讨论外,还兼论药物品种,把论病、议方、述药贯穿起来。故近人谢观认为此书“最为精博”,对研究《神农本草经》以及古代方剂有一定参考价值。有道光十二年(1832)刻本、咸丰八年(1858)歙县洪氏刊本、同治十二年(1873)友经堂重刻本、常州长年医局重刊本。

猜你喜欢

  • 亭林先生同志赠言

    一卷。明末清初顾炎武(1613-1682)著,沈岱瞻(生卒年均不详)辑。沈岱瞻字瞻,淞南(今属江苏)人,约康熙时人。顾炎武死后,当时知识分子群体中以王猷定、顾有孝、陆圻、王锡阐、吴任臣、戴笠等21人为

  • 松江府续志

    四十卷,首一卷,图一卷。清博润修,姚光发等纂。博润,满洲正黄旗人。翻译生员,光绪四年(1876)知事松江府。此志续嘉庆宋志而作,其纲目略依前志。此志有踵续前志者,如疆域志则补其未备,正其错误,秩官选举

  • 毛诗古音参义

    五卷。清潘相(生卒年不详)撰。相字经峰,湖南安乡(在今湖南省)人,官至云南昆阳州知州。是书论音,多本陈第《毛诗古音考》、顾炎武《诗本音》之说。潘相认为,读音若从古声则不当叶,若从今韵则不必叶,无须以叶

  • 东坡守胶西集

    四卷。明阎士选(生卒年不详)编。阎士选字立吾,绥德州(今山东西北)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官至山东按察使。是编乃阎士选为莱州府知府时采苏轼在胶西诗文刻为一帙。似尚有挂漏,及官按察使时补完。其王宗

  • 易璇玑

    三卷。吴沅撰。吴沅字德远,南宋初崇仁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生卒年不详。著有《易璇玑》、《易礼图说》、《三坟训解》、《环溪诗话》、《老子解》、《易论语发微》、《通言》等。《易璇玑》三卷,上卷明天理之自然

  • 浮物

    一卷。明祝允明(1460-1526)撰。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又号枝指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弘治五年(1492)举人,官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通判。祝允明博学善文,工书法,其狂草下笔纵横,于似无规则

  • 石经鲁诗

    一卷。清马国翰辑。共一百七十三字。大都是《唐风》、《魏风》之《葛屦》、《汾沮洳》、《园有桃》、《陟岵》、《十亩之间》、《伐檀》、《硕鼠》、《蟋蟀》、《山有枢》、《扬之水》等十篇的内容。《隶续》卷四还有

  • 祝氏集略

    三十卷。明祝允明(1460-1526)撰。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弘治五年(1492)举人。官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明书法家、文学家。与唐寅、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子”。

  • 皇明十六朝广汇记

    十八卷。明陈建(详见《皇明从信录》)撰。该书前几卷题名《皇明广汇记》,后几卷曰《十六朝广汇记》。汇辑洪武至天启朝时事,且于辽事记述尤详,所记诸事,间注出处。有明崇祯年间友石居刊本。

  • 尔雅经注集证

    三卷。附《音释》一卷,清龙启瑞撰。龙启瑞(1814-1858)字辑五,号翰臣,临桂(今属广西)人。道光二十年(1841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累官至通政司副使、江西布政使。卒于官。研精小学,著《古韵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