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杨升庵夫人乐府词余

杨升庵夫人乐府词余

五卷。明杨慎妻黄氏撰。其生卒年未详。是书虽标黄氏撰,但其所作实数不多。黄氏为杨慎之妻。杨慎(1487-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1511)廷试第一,授翰林修撰。世宗立,充经筵讲官。大礼议起,他与同列伏左顺门力谏,帝命执事下狱,他与王元正等撼门大哭,帝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削籍,遣戍云南永昌卫。自此,或归蜀,或居云南会成,或留戍所,达三十余年之久,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学问渊博,著作甚丰,多达一百余种。其文学作品主要收集在《升庵集》八十一卷、《遗集》二十六卷。此编五卷,计《套数》一卷、《重头》二卷、《小令》一卷、《拾遗》一卷。合之得套数八、重头百三十四、小令二十六。以升庵所作《陶情乐府》校雠是集,有《陶情乐府》载入者,实系升庵之作。如卷一〔仙吕点绛唇〕“万里云南”一套、〔中吕粉蝶儿〕“十二兰干”一套、〔南吕一枝花〕“天官赐幅辰”一套。卷二〔清江引〕“陶潜归来三径斜”等八首,“驻马听鸣橹沙头”等四首,“罗江怨空亭月影斜”等四首,“黄莺儿积雨酝轻寒”等四首,“寨儿令掩绣阁”等四首,“对玉环带过清江引风花雪月”四首,“庆宣和细雨柴门锁寂寥”等四首,“醉高歌年年客邸春风”等四首,“落梅风病才起”等四首,“黄莺儿道情”四首,“调笑自语”七首、“黄莺儿风花雪夜”四首,〔清江引〕“莺唇佳人鹅项”等四首,〔玉娇枝〕“螳螂河尾”等四首,“驻马听宝珠寺”四首。则均非夫人黄氏所作。考其他各卷,共得套数三、重头九十三、小令十三,皆非夫人作。此外如〔商调〕“二郎”套别见张埼《吴骚集》。“驻云飞暗想娇容”等四首、“驻马听离别曾经”一首,别见《南宫词纪》。“一半儿小红楼上月儿斜”等前二首、“柳摇金茅檐草”下等四首、〔折桂令〕“为风流勾引春情”等二首和另外六首均别见张栩《彩笔情词》,皆题作升庵词。故此编称夫人之作实为虚名。升庵《陶情乐府》有嘉靖三十年(1551)新喻简绍芳序文,乃升庵谪戍博南时作,刊时升庵尚健在,必无以夫人作充数之理。今所传夫人套数、小令集,恐出于明季坊贾所编。此本与《升庵长短句》合刊,他本题作徐文长重订者,则在此本之后。有明万历刻本。

猜你喜欢

  • 栗庵遗稿

    二卷。明郑环(1422-1482)撰。郑环,字瑶夫,号栗庵,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明天顺四年(1460)进士,累官至太常寺少卿。著有《栗庵遗稿》。据集中郑环之子郑孟绳跋,可知此稿原本十卷,因不慎而毁

  • 易学阐元三篇

    无卷数。清姚配中撰。此书详见《周易姚氏学》。有《花雨楼丛书》本。

  • 三才图书

    见《三才图会》。

  • 显志堂稿

    十二卷。《梦柰诗稿》一卷。清冯桂芬(1809-1874)撰。冯桂芬,字林一,号景亭,江苏吴县(今苏州)人。道光进士,授职编修,升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曾在苏州举办团练,亦曾参与镇压太平天国活动。重视经

  • 周易解诗经

    一卷。清代范士增撰。范士增,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卷以《周易》成句解《诗经》。如以“妇人贞贞从一而终也”解《柏舟》全旨,以“圣功也”解《淇奥》全旨,以“纯粹精也”解“如金如锡”,以“饮食必有讼”解“民

  • 臆园手札

    一卷。清鲍康撰。鲍康,详见《续泉汇》条。书中皆鲍康(别号臆园)手札。各札寄于何人,皆未署款。但据信札中有“好古者有三蔽”之语考之,因潘伯寅《攀古楼彝器款识》自序中,有“好古三蔽”语,可推知为致潘氏之信

  • 忠贞录

    三卷,附录一卷。明李维樾(生卒不详)、林增志(生卒不详)合撰。李维樾,字荫昌,林增志,字可任,二人皆吉州安福(今属江西省)人。生平事迹不详。《忠贞录》为记其同里卓敬事而编。卓敬,字惟恭,瑞安(今浙江省

  • 诗纪匡谬

    一卷。清冯舒(1593-?)撰。冯舒又号癸已老人。常熟(今江苏省常熟)人。生卒年不详。冯复京子,字己苍,号默庵,冯舒肆力经史百家,尤邃于诗。遇事敢为,小人嫉之如仇。顺治初构衅于邑令瞿四达,指所著《怀旧

  • 论世八编

    十二卷,清华庆远撰。华庆远,无锡人。该书辑前人论古之说,按时代区分。卷首有四篇自序,初序作于崇桢十三年(1640),再序作于崇桢十七年(1644),三序写作年代是顺治六年(1649),四序为康熙八年(

  • 处实堂集

    八卷。明张凤翼(1527-1613)撰。张凤翼,字伯起,号灵墟。长洲(江苏苏州)人。为张献翼、张燕翼之兄,并有才名,吴人有说:“前有四皇(皇甫四兄弟),后有三张”。凤翼嘉靖四十三年(1564)中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