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松滋县志

松滋县志

①二卷,清李祖式、屈超乘修,李抡元纂。李祖式,字典企,陕西潼关卫人,选贡,官松滋知县。屈超乘,字克绳,河南闾乡县人,顺治十六年(1659)举人,继李祖式任。松滋设县创始东晋,元明以来县志无征,旧籍失亡。康熙四年(1665)李祖式任知县后,延邑人胡起凤等旁搜博采,为辑大略,未竟去职,屈超乘继任,惜是纪未成,恐其书散失,复延邑人李抡元广为采访,细加咨诹,至康熙九年(1670)集成。《松滋县志》康熙九年刻本。共上下二卷,上卷郡邑、封域、山水、秩官、选举、赋役,下卷水利、城池、战守、廨署、秩祀、仓庾、邮传、津梁、祥、风俗、古迹、冢墓、寺观、宦绩、人物、孝行、节烈、流寓、志余。此志以星野之说,论者纷如,徒乱见闻,毅然去之,颇有见识。不足处此志既以人物为一目,又立孝行节烈为一目,流寓为一目,仙释为一目,附志余之后,欠妥当。艺文为征文考献所资,此志既选择有关一县政教诗文,备载篇末,不名艺文而名志余,欠明晰,且有目无纲,其分目凌乱无绪。由是康熙初年,兵燹甫平,文籍散失,又迫于期限仓促告成,故简陋所在。② 二十四卷,首一卷,陈麟修,丁楚琮纂。陈麟,字秀升,江南淮安(今江苏淮安)人,官松滋知县十三年。县志自康熙九年(1670)李祖式、屈超乘相继重修后,迄三十余年,知县以残缺余墨,遗漏已甚,陈麟延邑人丁楚琮等重加纂辑,承康熙九年县志,大抵相沿仍旧,广二卷为二十四卷,告成。《松滋县志》康熙三十五年(1686)刻本。松滋县沿江长堤绵亘百里,防御偶疏为害甚重,此志于水利目后,附堤防,分述险工堤、支河堤,堤防考略,堤防说,使吏是县者,如所先务。③ 十二卷,首一卷,清罗有文、朱美燮纂。罗有文,湖北兴国州人,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官松滋县训导。朱美燮,字晓林,通山县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拔贡,继罗有文任。松滋县志自康熙三十五年(1696)重修,距一百七十余年后,知县罗山、吕缙云奉命重修,延罗有文等县中乡绅,搜罗纂辑,历一年书成,付梓未竟离任,李勖莅任,延人付梓。始于同治八年(1869)告竣。《松滋县志》同治八年刻本。共十二卷首一卷,分舆地志、建置志、食货志、水利志、学校志、武备志、职官志、选举志、人物志、列女志、艺文志、杂志。此志仿《湖北通志》例,以纲统目,有条不紊。沿革关系兴废,考核宜详,康熙二志所载周安王二十五年(377)蜀伐楚,取鸠兹,秦改郢都郢县,即松滋,晋武陵郡领乐乡镇,在松滋县界,元改松滋为鸠兹等条,或因沿讹,或因无考。此志根据正史地理郡国职方诸篇,逐条考正。松滋县滨江一带,以长堤为保障,此志水利志分载大江堤、堤工、采穴支堤、岁修、大汛防守长堤等目,并采录湖北水利堤防纪要数则附之。防御保卫兼筹并顾,较前志尤为详备。艺文备载节目,仿隋唐经籍艺文志例。篇末终以杂志,用汉刘歆《西京杂记》例。唯首绘各图,广旧志八景为十景,颇为陋习。

猜你喜欢

  • 医学六要

    十九卷。明张三锡(生卒年不详)撰。张三锡字叔承,号嗣泉,应天府(今江苏南京)人。家世业医,张氏承家学,博览群书,治验丰富。张氏于医学以诊法、经络、病机、药性、治法、运气为医学六方面要旨。采集《内经》、

  • 字学举隅

    一卷,续一卷。清龙启瑞(1814-1858)撰。启瑞字辑五,号翰臣,临桂(今属广西)人。道光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通政司副使,江西布政使。精小学,尤深音韵,著作尚有《古韵通说》,《庄子字诂》、《经

  • 甘水仙源录

    十卷。元李道谦(详见《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编撰。《甘水仙源录》,又称《甘泉仙源录》。世人尊老子者言清净、崇佛陀者言寂灭、尚神仙者言养生术;汉张鲁统领道教,虽尊老子为祖师而又教人以符录祈祷之事,四者各

  • 水浒记传奇

    二卷。明许自昌(1578-1623)撰。其生平详见《灵犀珮传奇》(辞目)。此记撰于明万历庚戌以后,故明吕天成《曲品》不及著录,清高奕《传奇品》,黄文旸《曲海目》等均题为自昌撰。此记两卷,三十二出,演梁

  • 格斋四六

    一卷。宋王子俊(生卒年不详)撰。王子俊,字材臣,吉水(今江西吉安县)人。其生平履历仅知安丙帅蜀时,曾召为制置使属官,其余皆不详。著有《史论》、《师友绪言》、《三松类稿》诸书,皆不传。此书原本题为《格斋

  • 丁中丞行略

    一卷。清丁惠衡编辑。该书记其父丁日昌生平事实。日昌字禹生,广东丰顺人,以禀贡生选授琼州府学训导,官至江苏巡抚。日昌负干济才,尤热心于洋务。在广州初设炮局,在上海督办制造,以巧智与洋人周旋。其在江苏政迹

  • 榕村谱录合考

    二卷。清李清馥辑。清馥字根侯,福建安溪人,系李光地(详见《李文贞公年谱》之孙。此书系根据年谱、《榕村语录续编》、文集和其他的记载编成,事实较年谱为详。其记有关事迹及人物多能全其始末,颇便参考。此书有乾

  • 樊川诗集注

    七卷。清冯集梧撰。冯集梧,字孟亭,浙江桐乡(今嘉兴)人,冯浩子,生平事迹不详。本书为唐代文学家杜牧诗作的集注。杜牧生活于晚唐,其经历颇广。其为诗,多有感而发,其诗文中多指陈讽谕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

  • 易佣

    十四卷。明文安之撰。安之字铁庵,夷陵(今湖北宜昌)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事迹具《明史》本人传。该书首列《诸儒著述》,次以伏羲卦位明《易》之数,以文王卦位明《易》之气,又将先后天

  • 辛酉工赈纪事

    三十八卷。清嘉庆七年(1802)奉敕编。嘉庆六年夏,京师大雨数日,西北山洪暴发,是书即记载了这次抗洪救灾诸多情况,有皇帝依次下的谕旨,有内外臣等的奏折。前有仁宗御制序言,其中有“设遇水旱偏灾,皆应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