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汉书正误

汉书正误

四卷。清王峻(1694-1751)撰。王峻字次山,号艮斋,江苏常熟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江西道监察御史。乾隆十六年(1751)卒,年五十八岁。《汉书正误》卷首自序中说,“暇读《汉书》,每疑注说多缪,随时条记。”《汉书正误》约成书于乾隆六、七年间。书中采摘何焯、陈景云的有一大半,而王峻自己的也就不过三分之一。他立说虽少,但有发明,尤其地理精析。如卷一的“北发渠搜”的‘渠搜’,在雍州西北。卷二的“新秦中”,即今“河套”,卷三“北海”即“鄂罗斯国的泊海儿湖”。卷四说“眩雷”是北边塞名,还有新的释法,是历来汉书注不及的。如卷二的《郊祀志》“大为人长美,言多方略”句,师古把“美言”连续,而王峻把“长美”连读,又卷三的“使人先发书”句,师古释为“使人先致书于布发视”,而王峻说“发书”即“致书”。又如《周勃传》“系章邯车骑殿”,师古释为“系章邯之殿军”,而王峻说“诸将同系邯勃为其殿”。纠正旧说之误。有其道理。然而也有考审不当的。如一卷《成帝纪》“财振贷”、师古读“财”为“裁”,而王峻读“财物振贷”。有王氏家刻本。

猜你喜欢

  • 兴观集

    二卷。明瞿暹编。瞿暹生平履迹均待考。瞿暹旧藏仇远手书七言律诗三十八首,有元末明初诸人题跋。其邑人翰林修撰王希范曾以“兴观”二字题卷端,故名之曰《兴观集》。宣德三年(1428)瞿暹又乞其伯父长史瞿佑书所

  • 三异人集

    二十二卷。明李贽(1527-1602)编。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单名贽,号卓吾,又号笃吾、宏甫、温陵居士等,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代著名思想家。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官至姚安知府。

  • 翰苑新书

    前集七十卷,后集上二十六卷,后集下六卷,别集十二卷,续集四十二卷。无著撰人名氏。据明代陈文烛序文也只称为宋人。也有的刊本题为宋谢枋得撰,可能为书贾所伪托。陈文烛序中说:此书原来没有传本。慈溪的袁炜做大

  • 西洋朝贡典录

    三卷。黄省曾撰。黄省曾(1490-1540),字勉之,号五岳。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嘉靖十年(1531)举人。成书于正德十五年(1520)。主要根据《星槎胜览》、《瀛涯胜览》,及《针位》三部书编辑而成

  • 大学古本通义

    一卷。附古本大学心测。清成瓘撰。瓘字肃中,号箬园,晚号古稀迂叟。邹平(今山东邹平)人。嘉庆六年(1801年)举人。是书初名《大学疑谳》,审定后改为《大学古本通义》。全书章段依郑,诠义依朱,使今古两家无

  • 群书备数

    十二卷。明张九韶(见《群书拾唾》撰。查阅其内容,与《群书拾唾》一字不异。约为书肆重刊,有意更其名。

  • 负暄野录

    二卷。南宋陈槱(生卒年不详)撰。陈槱,陈几之孙,长乐(今福建福州)人。绍熙元年(1190)进士。其余仕履事迹不详。此书卷末有至正七年(1347)王东(一作王柬)跋,谓作者发明古今碑刻及翰墨诸法,附以文

  • 嘉祐集

    十六卷。《附录》二卷。宋苏洵(1009-1066)撰。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苏洵二十七岁始发愤读书,屡试进士

  • 古经解钩沈

    三十卷。清余萧客(生卒年不详)撰。萧客字仲林,号古农,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年十五通九经,尤耽古籍,曾辑注雅别抄,就正于惠栋,成为记名弟子。直隶总督方观承聘修《畿辅通志》,以目疾归,教授乡里,时称其

  • 纪慎斋行述

    不分卷。清纪运鸾编。运鸾生卒年及事迹末详。此书记其祖纪大奎事迹。大奎字慎斋,江西临川人。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举人,历任山东商河、馆陶、四川什邡、合州等县知县。书中记其历官政绩,以其在什邡最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