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江阴县志

江阴县志

① 二十四卷,首一卷。清蔡澍修,罗士瓒续修。蔡澍(1674-?),字和霖,山东高苑人。清雍正元年(1723)进士,十三年选授江阴县令。其在任九年,颇有政声,“妇孺咸识其面,事至裁决如神”。罗士缵,字鬯三,广东东莞人。岁贡生,于乾隆九年署江阴县令。乾隆八年,蔡澍组织学行兼擅文士数人,借东隐山房,分编合纂书成。刊刻未竣,以告老辞位,由署县罗士瓒继修,“审异致同,删去重复,以成全璧”。卷帙倍于前志,卷目略有变通。下限至乾隆九年。此志体例略同诸县,其文详密赡雅,独异者乙酉纪事为一卷,记阎陈守城之事,子目忠义独专一册,载述尤为翔实。有清乾隆九年(1744)刻本。②二十八卷,首一卷。清陈延恩修,李兆洛、周仲简纂。陈延恩,字登之,江西新城人。监生,以候补通判于道光十八年署江阴知县。李兆洛(1769-1841),字绅琦、申耆,号养一老人,江苏阳湖(今武进)人。清嘉庆十年(1805)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历任武英殿协修、安徽风台知县等。还先后主讲安徽真儒、敬敷、江阴暨阳书院。李氏工诗文、书法,精考证,通音韵、史地、历算之学,尤擅舆地学,为清代著名地理学家。曾专治《资治通鉴》、《文献通考》,校订《水经注》等数十种,著有《养一斋文集》、《养一斋诗集》、《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历代地理沿革图》等,并主持编纂《武进阳湖合志》、《风台县志》、《怀远县志》、《东流县志》等。此志承清乾隆蔡澎修志之后,历经六十余年,邑令陈延恩邀邑中学儒分司纂辑,由李兆洛统持大纲,于道光二十年(1840)手定而成。全书二十八卷,卷首列旧序、修辑姓氏、凡例、全图;卷一建置,其子目七,为沿革、城池、官署、仓库、刑狱、官宇、义局;卷二疆域,其子目七,为星野、道里、坊乡、镇保、邮铺、桥梁、坊表;卷三山川,其子目五,为山、江、湖、河港、闸堰;卷四民赋,其子目九,为户口、田壤、沙田、赋额、蠲复、积贮、关榷、盐策、徭役;卷五学校,其子目三,为庙制、学制、书院;卷六武备,其子目十,为军制、城守、水师、防汛、马路、关寨、形势、江防、训练、军装;卷七秩祀;其子目二,为坛迹、祠庙;卷八祥异;卷九风俗,其子目九,为四民、妇女、二氏、游民、通尚、岁时、农占、谚语、方言;卷十物产;卷十一至十二秩官、附禄秩;卷十三至十四选举、附封赠袭荫;卷十五名宦;卷十六至十八人物,其子目十二,为崇祀乡贤、侯定乡贤、崇祀忠义孝弟,未祀忠义孝弟、儒林、文苑、政绩、行谊、隐逸、耆旧、艺术、侨寓;卷十九至二十列女,其子目五,为节妇、贞女、孝妇孝女、烈妇烈女、贞寿;卷二十一方外,其子目二,为释、道;卷二十二古迹、附园野冢墓;卷二十三寺观,其子目六,为寺、庵、观、院、殿、阁;卷二十四至二十七艺文,其子目八,为疏、议、书、序、记、杂著、赋、诗;卷二十八识余。此志体例精严,制裁有法,兴邦沿革明析,人情风俗简括。全书就前诸志繁简异同,参考互订,不厌求详,为当时推为佳志。其志卷首凡例,论断极精,载图五十余幅、制作精细,城乡镇保,境界分明,一邑形胜,一目了然。与前志不同之处,卷九风俗一门,其中有二氏、游民二目。有清道光二十年(1840)刻本。③三十卷,首一卷。清卢思诚修,冯寿镜续修,清季念诒纂,夏炜如续纂。卢思诚,字直夫,福建侯官人,于光绪二年代理江阴县知县。冯寿镜,字已亭,浙江德清人。进士,于光绪三年署江阴县知县。季念诒,字钧谋,又字芑伯,晚号颐叟,江阴县人。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主讲紫琅、求知、礼延书院,曾修《通州志》,辑咸丰十年以来江阴死难者为《忠义录》十四卷。夏炜如(1797-1876),字永曦,又字怡云,江阴县人。恩贡生,直隶州州判。清光绪二年,卢思诚奉命始修,以备“省志权舆”,因延季念诒总纂,学优行卓者分司其事。不久由于卢思诚调离,中经光绪三年继任知县沈伟田续修,最终由再继任知县冯寿镜在光绪四年(1878年)八月修成付印。此志目录与前道光志异同之处是:其凡例亦沿用前志,为前志增补而续之,其不同前志处,古迹冢墓条目,前志为一卷,此则分为二卷,增添忠义总纲一卷为二十九卷,并附以寇变纪略。有清光绪四年(1878)刻本。

猜你喜欢

  • 唐贤三昧集

    三卷。清王士祯(1634-1711)编纂。王士祯本名士祯,因避讳作士正,改作士祯字贻上,号阮亭,自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累官至刑部尚书,谥文简。王士祯为一代宗匠,著述颇丰

  • 通志堂九经解

    见《通志堂经解》。

  • 歧路灯

    清李海观(1707-1790)撰。李海观字孔堂,号绿园,河南宝丰县人。他出身于农村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三十岁时中乾隆元年恩科举人。但在中举之后,科名上并不顺利,从三十岁到四十岁共逢三次会试,皆落第,继

  • 乐经律吕通解

    五卷。清汪绂(生平事迹见《乐经或问》条)撰。汪氏另有《书经诠义》、《乐经或问》等书。此《乐经律吕通解》凡五卷。其取《礼记》乐记一篇为《乐经》,又以理寓于声而器衷于律,故合《乐记》及蔡元定《律吕新书》,

  • 鶡冠子注

    一卷。清王闿运(1832-1916)撰。闿运著有《周易说》,已著录。《鹖冠子》一书,本为伪书,而错乱特甚,几乎难以句读。注释此书,当先校勘。能解释则释之,其义不知,当存阙以待后人补之。闿运注释此书,抛

  • 八崖集

    十三卷。明周廷用(约1526年前后在世)撰。周廷用,字子贤。明代诗文作家。华容(今属湖南)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六年(1511)进士,除宜黄知县,征授御史。出为福建佥事,进参议,历四川副使、江西按察使。

  • 仿潜斋诗钞

    十五卷。清李嘉乐(生卒年不详)撰。约为同光间人。李嘉乐字德申,号宪之,河南光州人。同治进士。入词林,敬馆授编修。官至江西布政使。《仿潜斋诗钞》存诗一千五百六十首,均自十五岁至五十二岁所作。嘉乐平生景行

  • 雪园易义

    四卷。《图说》一卷。明李奇玉撰。李奇玉字元美,号荆扬。浙江嘉善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官至汝宁府知府。此编只解六十四卦,议论纵横,词胜于理。前列增补四易图说、参订图说、进退变化图,对待流行图、生

  • 性理大全

    见《性理大全书》。

  • 十家易象集说

    九十卷。清吴鼎撰。此编采用宋朝俞琰,元朝龙仁夫、吴澄、胡一桂,明朝来知德、钱一本、唐鹤徵、高攀龙、郝敬、何楷十家之说。其论辨去取,别为附录十卷。可能是认为汉、唐旧说略备于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宋儒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