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汾州府志

汾州府志

①十六卷。明王道一等纂修。王道一,山东黄县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三十六年(1608)任汾州知府。此本为创修。《汾州府志》万历三十七年(1609)刻本。全书十六卷,卷一图考;卷二地理类:疆域、沿革、山川、风俗、古迹;卷三建置类:藩封、城池、堡寨、公署、祠祀、桥梁、铺舍、关领,卷四学校类;卷五至卷六赋役类:户口、地税、徭役、水利、土产;卷七至卷八职官类:文职、武备;卷九至卷十选举类:科第、岁贡、辟举;卷十一至卷十二人物类:名宦、乡贤、寓贤、孝节、隐逸;卷十三至卷十五艺文类:敕谕、碑记、题咏;卷十六杂志类:坟墓、寺观、仙释、灾祥。此编体例较严谨,门类排列合理,然因草创,疏漏舛讹甚多。②三十四卷,首一卷。清孙和相修,戴震纂。孙和相字调鼎,山东诸城人,乾隆三年(1738)举人,三十二年(1767)任汾州知府。戴震(1723-1777),字慎修,又字东原,安徽休宁县人。清代著名学者,又为当时方志学界地理学派的主要代表。戴震仕途坎坷,屡试不第,四十岁始中举,五十一岁时才被推荐入馆参加纂修《四库全书》,五十三岁殿试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少聪颖勤学,对文学、音韵、训诂、经学、天文、地理、算术、哲学均有研究,且造诣很深。著述宏富,有《毛郑诗考正》、《声韵考》、《考工记图》、《屈原赋注》、《诗外传》、《勾股割圜记》、《原象》、《续天文略》等五十余种,所著多编入《戴东原文集》,还主纂了《汾州府志》、《汾阳县志》、《直隶河渠书》、《水地记》等。修志观点继承郑樵,主张“以山川为主而求其郡县”,提倡“古今沿革,作志首以为重”,“志以考地理”等,这与章学诚的史事文献,讲究实用观点不同。乾隆三十二年,孙和相掌汾州府。翻阅前志,惜其久而未修,遂集绅士,咨访旧闻,酌定体例,和相亲加润色,历一年草就后,适戴震游于汾晋,乃延聘戴氏笔削成书。《汾州府志》乾隆三十六年(1771)刻本。全书三十四卷首一卷,二十九目。卷首有例言、图、表,卷一沿革、星野;卷二疆城;卷三至卷四山川;卷五城池、官署、仓廒、学校、坛壝:卷六关隘、营汛、驿铺;卷七户口、田赋、盐税;卷八至卷九职官;卷十至卷十一宦绩;卷十二食封、流寓;卷十三至卷十六人物;卷十七义行;卷十八至卷十九科目;卷二十仕实;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二列女;卷二十三古迹、冢墓;卷二十四祠庙;卷二十五事考;卷二十六杂识;卷二十七至卷三十四艺文。此志义例精严,文辞雅驯,非其他府志所能及。其长处有二,一是该志引经据典,重于考据,厘正旧志之讹误者甚多;二是地理山川沿革,考证尤详,并务求切于民用。该志以其详赅,纲目井然,为修志之楷式。

猜你喜欢

  • 龟川诗集

    四卷。明董绪(约2570年前后在世)撰。董绪,字禹亏,江西乐安人。生卒不详。其少从邹守益、聂豹游,讲良知之学。人称其诗“不求工于声律,而以理趣为主。盖濂洛风雅之流派。”此集由其子刑部尚书董裕初刻于东莞

  • 诗经小学录

    四卷。清臧庸(1676-1811)撰。臧庸本名镛堂,字在东,更字西成,号拜经。江苏武进县人。臧琳的玄孙。清代经学家。师事卢文弨,并从钱大昕、段玉裁等讨论学术。曾助阮元编辑《经传纂诂》、《十三经注疏校勘

  • 复初斋诗集

    六十六卷。清翁方纲(生平详见《复初斋文集》)撰。该集是翁方纲按年编次而成,起于乾隆壬申(1753年),止于嘉庆甲戌(1814年)。包括《课余存稿》,《乐洲集》,《青棠书屋稿》,《宝苏室小草》,《秘阁集

  • 洪雅县续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郭世祐纂辑。郭世祐,曾任青神县知县和洪雅县知县。郭世祐任县令后,见县志自王好音纂修后又已约七十年未修,欲重修之。然经费不足,开雕匪易。因遵旧本条例,次第增修。自嘉庆十九年(1814)起

  • 禹贡指南

    四卷。宋毛晃(生卒年不详)撰,晃字明敬,衢州江山(今属浙江省)人,南宋著名小学家,绍兴中免解进士,晃精于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为海内所宗,尝闭户著书,用功勤苦,砚为之穿,学者称为铁砚先生。著述除《禹贡

  • 牟子丛残

    一卷。民国周叔迦(生卒年不详)辑。《牟子丛残》一书,为周叔迦辨雪牟融所作《理惑论》真伪公案而作。故此书首先录牟子《理惑论》全文,广采他家之文,以为辨正。次录一切经音义之牟子《理惑论》音义,然后为周叔迦

  • 中峰应制稿

    一卷。《文选》六卷。明董撰。生卒年不详。董,字文玉,浙江会稽(今杭州)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授编修,以忤刘瑾出为成安知县,迁刑部主事。瑾诛复故官。历侍读左谕德、侍讲学士,迁詹事,兼学士,进吏部

  • 何之子

    一卷。明周弘(生卒年不详)撰。周弘,字元孚,麻城(今属湖北省)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为顺天通判,上疏指斥朝贵,谪代州判官,不久任尚宝司丞、少卿。大兴水利。以将材荐哱承恩等。哱承恩等反,坐谪。投

  • 读史亭诗集

    十六卷。《文集》二十二卷。清彭而述(1606-1665)撰。彭而述,字子篯,号禹峰。邓州(今河南邓县)人。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官至阳曲知县、贵州巡抚、衡州兵备、广西按察使、云南布政使等。早年入

  • 春秋应举辑要

    十二卷。清潘相(详见《周易尊翼》)撰。作者认为,明朝科举考试,《春秋》一经,最初采用胡安国、张洽二家之说,后来胡注单行,张注废弃不用。到清代《钦定春秋传说汇纂》与《御纂春秋直解》颁行学官,科举考试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