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洛阳伽蓝记钩沈

洛阳伽蓝记钩沈

五卷。民国震均(唐晏)撰。震均,满州人,姓瓜尔佳氏,民国初,改姓唐,寄居沪上。光绪八年(1882)进士。曾从张叔宪、潘伯寅等人游,故擅长词章书画金石考据学。著有《书人辑略》、《天咫偶闻》、《两汉三国学案》、《渤海国志》四卷,虽搜拾未富,但创始之功不可没。此书乃其居沪上时所撰。因嫌吴若准《洛阳伽蓝集证》限域未清,难免混淆,虽略胜于旧编,但未尽尘障,乃作此书是书全用《水经注》体裁,涉及寺事市里第宅,例高一格写,此外附注皆低一格,杨街之的案语,则作夹行,误字意定,以△加以区别。考订之字旁边加圈区别。杨街之《洛阳伽蓝记》,意在借伽蓝保存时事,故搜采《魏书》、《北史》等书,于记中人物,皆略注大概。吴若准的《洛阳伽蓝记集证》及附图,亦为改订,仍冠篇首。唐晏《洛阳伽蓝记钩沈》的例案,不无可议。如杨衒之案语,例作夹行,可永宁寺浮图一节的“街之尝与河南尹胡世孝共登之,下临云雨,信哉不虚”二十一字,也应作夹行,注于“禁人不听升”一语之下,但此书低一格,作为注文,与以下连写;又如永宁寺浮图节“去京师百里已遥见之”一语下,自初掘基至闻及十余里;又如浮图北有佛殿一所”一语下,自形如太极殿至莫尚于斯;又如“形制似今端门”一语下,自图以云气至世所闻,此书皆低一格,作为注文。此类例子甚多,另卷五禅虚寺条,所谓“永平里也”一语,注即汉太上王广处八个字,注字尚存,应是杨街之的原注,却滥入本文,其误显然,张宗祥在合校本中已指出。此书本文子注不见古本,不易析别,为不足之处。该书收入《龙谷精舍丛书》。

猜你喜欢

  • 易传

    四卷。程颐(1033-1107)撰。程颐,字叔正,号伊川。北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幼有高识,及长力学好古,尤勤于《易》。因与苏轼不合引起洛、蜀二党之争,因此贬涪州。与其兄程颢同受业于周敦颐,但学说却

  • 守城录

    四卷。南宋陈规、汤璹撰。陈规(1072-1141),字元则,密州安丘(今属山东)人。据《宋史》本传记载:靖康末,金人入侵。时规为安陆令,以勤王兵赴汴京,至蔡州,道梗而还。会剧寇攻德安府(今湖北安陆),

  • 古本大学辑解

    二卷。清杨亶骅撰。亶骅字铁帆,山西晋州(今河北晋县)人。是书首有亶骅自序,称世传《大学》,皆本于朱门之书,非孔门原书。王阳明著《大学或问》申发阐明古本,义旨精当。毛先舒的《格物说》出,格致之义才开始确

  • 泽州志

    十八卷。明傅淑训修,阎期寿等纂,郑际明等续修。傅淑训详见《平阳府志》。阎期寿,泽州人。郑际明,河南商丘人。其志修于明隆庆顾显仁,唯述说过简,疏漏甚多,未可视为定本。此志为万历三十五年(1607)修,三

  • 历朝珰鉴

    四卷。明徐学聚撰。学聚,字敬舆,兰溪(今属浙江)人。生卒不详。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官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该书是辑录历代宦官事迹的专著。自周秦以后一直至明代。书中内容分“善可为法”和“恶可为戒

  • 清续修国子监志

    八十二卷。清文庆等奉敕修。文庆(?-1856),姓费莫氏,字孔修,满洲镶红旗人。道光进士,后任兵部尚书,咸丰朝官至军机大臣。该书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十二月初奉敕纂修,至十四年七月修成,共分为十二

  • 武备新书

    十四卷。旧题明戚继光撰。实则为明季人谢三宾订正戚氏《纪效新书》,而改今名。《四库提要》已有考证。此书内容与《纪效新书》大同小异,书前仍冠戚氏《新书》之《序》。其《手足篇》中、《火器诸图》下,题曰“崇祯

  • 外科集验方

    二卷。明周文采(详见《医方选要》)撰。作者先撰《医方选要》,以内科为主,此书则以外科为主,广辑古今奇验名方而成。书前有弘治十一年(1498)兴献王序及作者自序。书中首为疮科总论,次分五发痈疽、疔疮、瘰

  • 南斋摘稿

    十卷。明魏骥(1373-1471)撰。魏骥,字仲房,号南斋,萧山(今属浙江)人。明永乐三年(1405)举人,以进士副榜授松江训导,召参与修《永乐大典》,后擢太常寺卿。明正统中迁吏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吏部

  • 易广记

    三卷。清焦循撰。焦氏精研易学,多所创见,其治易有三法,即旁通、时行、相错。此书据自序,称“自汉魏以来至今二千余年,凡说易之书必首尾阅之。其说有独得者,则笔之于侧,可以广见闻,益神智”。积久则成此书,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