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濂溪志

濂溪志

①九卷。明李桢撰。桢字维卿,安化(今属湖南)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该书是专记北宋哲学家周敦颐事迹的一部著作。书中首载《太极图说》、《通书》,然后录《墓志铭》和诸儒的论议以及历代褒崇之文,再录古今有关敦颐的记述,最后乃是古今题咏及祭告之文。对研究周敦颐生平思想有一定参考价值。后明李嵊慈又据此重加辑补,成十三卷,亦题曰《濂溪志》。② 十三卷。明李嵊慈撰。嵊慈字元颖,龙城(今辽宁朝阳)人,生卒不详。曾官道州知州。道州乃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家乡,故作者于此时作成是书。该书是在李桢《濂溪志》的基础上稍作增补而成。书中材料新增不多,价值有限,亦无所考证阐明。

七卷。旁集一卷。清周浩撰。周浩,字午桥,周子第二十四世孙。濂溪,周子的营道故居,后流寓江州卢阜居所,也以濂溪名。濂溪旧志创始于明代牧守李嵊慈,其鼎革后志稿无余烬。清康熙间牧守吴大熔复纂。道光间周浩因前志年久版复漫漶,遂重修。校讹补缺,增朝廷褒崇优恤之典。全志共七卷七目,内容为:遗书、杂著、年谱、祠葛、褒崇、优恤、文录。晚近名流诗赋,别为遗芳集一卷附后。卷端有湘学使汤金钊、道州牧延禧序。遗书杂著,其穷理尽性之旨。风光霁月、暨月岩之奇、浮桥之胜,千年之后读阅仍能想像及之。先贤遗泽,感人至深。晚近诗赋别为集录,也称得体。不足之处,周浩为杜绝他族窃冒,旧志原有的宗图,缺而不载。虽如此,该志所载也足彰一省一县之文献。

猜你喜欢

  • 春秋大事记

    一卷。清徐履谦撰。履谦,石埭(今安徽石台)人。该书摘录春秋时的重要史事,加以排比。有民国辛未(1931)铅字排印本。

  • 剪灯新话

    四卷,附录一卷。明瞿佑(1341-1427)撰。瞿佑一作“瞿祐”,字宗吉,别号存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文学家。洪武初年入仕,官国子助教。永乐间,官周王府右长史。一生著作甚富,有《乐府遗音》、《

  • 白云村集

    八卷。清李澄中(1629-1700)撰。李澄中,字谓清,号雷田,又号渔村,山东诸城人。少年聪颖,弱冠为诸生,每试必冠。康熙十八年(1679)试中“博学鸿儒科”,授翰林院检讨,又充《明史》纂修官,历充云

  • 望云集

    五卷。明郭奎撰。郭奎,字子章,安徽巢县人,生卒年不详,郭奎早从元余阙学,慷慨有志节。朱文正开大都督府于南昌,尝参其军事。后文正得罪,郭奎亦因诛。著有《望云集》,共五卷。此集所载具为郭奎之诗。四库全书总

  • 帝王宝范

    一卷。明马顺孙(生卒年不详)撰。马顺孙,江南人,洪武中布衣,生平事迹不详。此书杂采经史,分类编辑,共三卷,分二十三个子目。在朱元璋立国之初,马顺孙曾将此书进于朝廷,希望采以定制作、兴礼乐。但此书采择不

  • 四书集注管窥

    二卷。清赵大镛撰。赵大镛字笙南,安徽泾县(今安徽泾县)人。是书首有胡承洪、赵绍袒二序。承洪序称其“训释字义,仿陈北溪《发明章句集注》,多融会全书,彼此互证”。绍祖序称其“能荟萃宋诸大儒之说,以发明《朱

  • 春秋乱贼考

    一卷。清朱骏声(详见《仪礼经注一隅》)撰。该书对《春秋》所载的所谓“乱臣贼子”之事进行考证,对出君、弑君也加以辨析,认为孔子作《春秋》以戒人君,使知为预防,并使暴君顽父知道戒慎恐惧。该书收入《聚学轩丛

  • 伤寒直格方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伤寒直格方》三卷,《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二卷。金刘完素(详见《素问玄机原病式》)撰,伤寒类著作。《伤寒直格方》又名《伤寒直格》、《刘河间伤寒直格方论》,元葛雍编。雍字仲穆,号华盖山樵,临川(今属江西)

  • 元明事类抄

    四十卷。清姚之骃(生卒年不详)撰,龚骖文校,牛稔文复勘。之骃字鲁斯,钱塘(今杭州市)人。康熙进士,官至监察御史。著有《后汉书补逸》。《元明事类抄》是其摘录元明两代《西使记》、《经世大典》、《诗会小传》

  • 南畿志

    六十四卷。明闻人铨修,陈沂纂。人铨字帮正,余姚人。嘉靖五年进士,授宝应知县,历官至提督南畿学政、湖广按察司副使。官宝应时,曾纂修《宝应县志》。陈沂后改名鲁南,号石亭,应天(今南京)人。正德进士,官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