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番禺县志

番禺县志

二十卷,清任果、常德修,檀萃、凌鱼总纂。常德,满洲正黄旗人,举人,乾隆三十九年任(1774)番禺知县。檀萃(?一1802),字岂田,号默斋,安徽望江(今江苏金坛)人,乾隆二十六年(1762)进士,在云南任官20年,曾任禄劝县知县、省会育林书院山长等职。其兴农劝学、辑史修志,对云南的教育文化事业颇有贡献。著有《滇海虞衡志》十三卷,纂修《元谋县志》(又名《华竹新编》)、《禄劝县志》(又名《农部琐录》)、《滇南山水纲目考》、《诏史补》、《茂隆厂记》等。凌鱼,字西陂,号沧州,广东番禺人,乾隆十三年(1748)进士,历任湖南桂阳、昭陵、醴陵知县。廉介明敏,案无留牍。纂志书《桂阳县志》、《番禺县志》、《揭阳县志》,均考核详明。番禺,位南海都会,殷富繁盛,称岭外名区。先前有《广南地志》,如王节之《广春秋》、裴渊顾《广州记》、郑洪《番禺杂记》、马拙《番禺纪异》、王德连《番禺记》皆失传。自明万历四十年(1612)县令郑升创县志后,历任县令续增重辑,多遗漏无与体裁。乾隆三十八年(1773)大修天下图籍,知县任果奉谕奉聘凌鱼于是年六月始续修县志,次年任果离任,常德承之,汇集八月志成,时乾隆三十九年(1774)。全书共二十卷,分为:舆图、沿革、星纪、山水、古迹、建置、学校、典礼、赋役、兵防、秩官、名宦、选举、庶职、人物、列女、风俗、事记、艺义、杂记、方外二十门。该志是在前志基础上删繁补缺,增补大量人物,仿雍正《广东通志》编例。编纂过程,参考诸家文集,六房书史义案,资料之多,堪称详博。该志特点:一、考证番禺县,自秦汉以来,虽仍旧称,然地域广阔,诸多沿革。汉分增城,晋分宝安,梁分南海,宋、明分顺德、从化,清分花县、三水,均属番禺旧地,虽称号不变,但已迁变,览此志沿革表,便可知其大概。二,艺文附书目,分别存佚,利于参考。不足之处:一、以时代纂辑,不再区分门类,则体例不完备。二、艺文类诗文过多,未予删汰。

猜你喜欢

  • 公法总论

    一卷。英国Robertson撰,英国John Fryer、汪振声同译。Fryer,中译名傅兰雅,口述翻译多种国外著作。是书首论公法源流,依次为公法大纲、公法沿革、自主与不自主之国、新得地与定交界法、使

  • 御书法帖

    十二卷。清圣祖赐诸臣御书,张英、韩等汇摹于康熙四十年(1702)。康熙三十九年六月,命召诸臣于畅春园拟皇太后万寿无疆之赋文,钦定出甲乙等次;随后又于次日恩赐诸臣御书各一幅;诸臣喜不自胜,恭摹入石。康熙

  • 骚苑

    四卷。前三卷为明黄省曾(生卒年不详)撰。后一卷为张所敬(生卒年不详)所补。黄省曾还著有《西洋朝贡典议》。本书为摘录《楚辞》字句编辑而成。与刘攽《文选》双字相类似。不注篇题,十分简略。张所敬又将刘勰《辨

  • 乡言解颐·吴下谚联

    《乡言解颐》五卷,清李光庭撰。卷一天部,卷二地部,卷三人部,卷四卷五为物部上下。全书以乡语农谚证天文、地理、人情、物态等,于百工技艺、商贾市肆、民俗风物、轶闻琐事等皆有记述。《吴下谚联》四卷,清王有光

  • 孝经长孙氏说附考

    一卷。汉长孙氏撰。长孙氏,其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汉书·艺文志》云,《孝经》一篇十八章,说《孝经》者有长孙氏、江氏、后氏、翼氏四家。《孝经长孙氏说》计二篇,系汉初首传《孝经》者,所传为今文。据《隋书·

  • 分订皇清经解

    十六卷。无编者名氏。依《易》、《书》、《诗》、《周礼》、《仪礼》、《大戴记》、《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为序,各为一卷。其涉于群经者,

  • 河图洛书原舛编

    一卷。清毛奇龄撰。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条。毛奇龄认为现在的河图就是大衍之数,应当叫大衍图,而不是古代所谓的河图,现在的洛书则是采用太乙行九宫之法,也不是《洪范》九畴。因此著其说于前,更把图列于其后。

  • 唐碑缩本

    四十种。清钱泳(生平见《朴园藏帖》)临。歙县鲍氏刻于杨州。原本一百三十八种。兵燹后石多散失,由江清骥购八十七石,载至杭州,归于诂经精舍。时在彼讲学的俞越取唐碑四十种,依年编次。江清骥又补刻目录,嵌其石

  • 智品

    十三卷。明樊玉衡(生卒年不详)撰,于伦(生卒年不详)补葺。樊玉衡字元之(一说为以齐)。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由广信推官擢御史。樊玉衡性强直敢言,疏请皇长子出阁讲学及三王不宜并封,触神宗怒,谪戍

  • 续补侍儿小名录

    一卷。宋温豫(生卒年不详)撰。温豫字彦几。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温豫因为王铚所著《补侍儿小名录》仍未详备,于是续补此书。共二十九事。其中成风一条,是谥而非名。温豫引事时增改亦有不当之处。有稗海万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