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百子辨正

百子辨正

二卷。清杨琪光撰。杨琪光生平事迹详见《经义寻中》。作者阅读崇文书局出版的《百子全书》时,以为书中多有弊端和歧异,兼有心得,随笔杂记,以成此书。作者于《百子全书》所收各书皆作论一篇,分别评述,颇似各书跋语。书中认为崇文书局本《百子全书》的弊端有三:一是博而不精,真伪淆杂;二是删弃旧注,昧其源流;三是不言版本,校订不纯,其精者不知其所凭依,其误者又未能详校。所述多有可取,间有未加详考、疏舛之处。《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谓其书“虽于《山海经》、《神异记》诸书,粗言其伪,而实未详密考订,余则茫然矣。书曰辨证,名实相乖,其序谓尊儒而斥释道,不知排斥二法,亦当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而所言浮空,往往不中事情。百子中,唐以后诸书,多无深义,唐以前诸书,琪光学力,亦不足以通之。《孔丛子》本是伪撰,而力言其真。《列子》本是魏晋间伪书,而谓三教竟成峙势而不可废。又时有欲轩其说而驾上者,皆御寇使之,则同于呓语。”又说“惟于《读管子》篇中,极诋方苞删订之妄,虽正理未申,而持论甚是。《读淮南子》篇中,以此虽为宾客所撰,实是淮南王总纂,说似可信,盖亦积石中之碎玉矣。”虽指出书中可取之处,然多加否定。其实,书中所论,观点不同,亦可参考,退而言之,亦可广见闻,不宜多废,可资治《百子全书》者参考。有《枉川全集》本。

猜你喜欢

  •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

    见《浙江图书馆丛书》。

  • 永报堂集

    五种,三十三卷。清李斗(生卒年不详)撰。李斗字北有,扬州(今属江苏)人,博学工诗,兼通数学音律。该书所收五种有《永报堂诗集》八卷、《艾堂乐府》一卷、《扬州画舫录》十八卷、《奇酸记传奇》四卷、《岁星记传

  • 中庸管窥

    一卷,明廖纪撰。廖纪事详《大学管窥》。此书将《中庸》分为二十五段,与朱熹《中庸章句》相同的仅十四段,余皆不同。比如以“中庸其至矣乎”以下二章为第三段,以“道其不行矣夫”二章为第四段,以“人皆曰子知”二

  • 解庄

    十二卷。明陶望龄(生卒年不详)撰。陶望龄,字周望,号石篑,会稽(今属浙江省)人。万历癸丑(1613年)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撰《解庄》一书。明儒注解《庄子》者,多为旁证博引;而陶望龄之作,仅此寥寥数条

  • 敬斋古今黈

    八卷。金末元初李冶(1192-1279)撰。李冶字仁卿,号敬斋,真定栾城(今属河北)人。生平事迹详见《测圆海镜》。此书原分四十卷,后散佚,今传本仅八卷,分经、史、子、集四类,每类各二卷。《汉书·东方朔

  • 江南经略

    八卷。明郑若曾撰。若曾有《筹海图编》十三卷,已著录。是编为江南倭患而作,兼及防御土寇之事。卷首有郑氏《原序》一篇,叙本书述作之缘由。“三吴者,朝廷之重地也,留都(案明以南京为留都)门户在焉,国家财赋先

  • 续玄怪录

    四卷。唐李复言(约831年前后在世)撰。李复言,字不详,陇西(今甘肃临洮)人,生卒年均不详,生平事迹亦难考。公元830年游巴蜀,与进士沈田相会于蓬州,因谈及一些奇事,于是续牛僧孺的《玄怪录》,取名《续

  • 枸橼轩诗钞

    二卷。《附词》一卷。清何桂珍撰。生卒年未详。何桂珍字梅因,湖南善化人。幼耽经史,明大义。少时著述颇富,可惜皆散佚。此诗共二卷。上卷光绪二年(1876)至十九年(1893)作。下卷光绪二十年(1894)

  • 说文校定本

    二卷。清朱士端(生卒年不详)撰。士端原名效端,字铨甫,宝应(今属江苏)人。朱彬的从子,游高邮王念孙之门,学综群经,尤精小学,于《说文》用力最深。著作除本书外,尚有《说文形声疏证》、《宜禄堂收藏金石记》

  • 日讲易经解义

    十八卷。清牛钮等奉敕撰。康熙二十三年(1683)制序刊行。康熙于《易》喜朱熹之学,于是以朱熹《周易本义》为主体,参择诸家之说足以阐发《本义》者撰为此书,以为经筵讲读之用。其大旨在即阴阳往来刚柔进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