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续书谱

续书谱

一卷。宋姜夔(1161-1203?)撰。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南宋著名词人兼音乐家,有《白石道人歌曲》。工书法,运笔遒劲,波澜老成。其著《续书谱》,系唐孙过庭先有《书谱》之故,而非补过庭之作。《续书谱》前有“嘉定戊辰天台谢采伯序”,其中盛赞该书“议论精到,三读三叹”。是书共二十则。一曰总论,二曰真书,三曰用笔,四曰草书,五曰用笔,六曰用墨,七曰行书,八曰临摹,九曰书丹,十曰情性,十一曰血脉,十二曰燥润,十三曰劲媚,十四曰方圆,十五曰向背,十六曰位置,十七曰疏密,十八曰风神,十九曰迟速,二十曰笔势。其中“燥润”和“劲媚”二则均有录无书,“燥润”下注“见用笔条”,“劲媚”下注“见情性条”;而“燥润”实际却在“用墨”条中,即如“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则藻润相杂,润以取妍,燥以取险”等,疑为舛误。另如“真书”、“草书”之后各有一则“用笔”,而“草书”之后之论“用笔”乃是八法,并非论草。是书之前八则与《佩文斋书画谱》次序相同,《佩文斋书画谱》之“临摹”下九曰方圆,十曰向背,十一曰位置,十二曰疏密,十三曰风神,十四曰迟速,十五曰笔势,十六曰情性,十七曰血脉,十八曰书丹,而“燥润”、“劲媚”二则则无其目。盖其所据之本不同而其文则无增损。《四库全书》本所收据《王氏书苑补益》所载。《书史会要》中载有“赵必,字伯暐,宗室也。官至奏院中丞。善隶楷,作《续书谱辨妄》,以规姜夔之失。”赵必之书今已不传,亦不知其所规之语,况姜夔此书向来为书家所重,故世以赵必之异论乖谬而不见传。姜夔之《续书谱》议论精到,条理清晰,是我国书法发展史上重要论著。有《百川学海》本,《格致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书苑》本,《百家名书》本,宋嘉定戊辰天台谢采伯刊本,《佩文斋书画谱》本及《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南野文选

    四卷。明欧阳德(1496-1554)撰。生平见《欧阳南野集》条。是集为隆庆中,其门人冯惟讷等所编,取全集十分之一。欧阳德在朝著述,如建储灾异诸疏,能言人所不能言,而此编不载。冯惟讷等所录,都是讲学之文

  • 耳食录

    初编十二卷,二编八卷。清乐钧撰。乐钧初名宫谱,字元淑,号莲裳,江西临川人。生卒年不详。嘉庆六年(1801)举人,以后屡次会试不中。家贫,同母亲居江淮间。乐钧是江西继蒋士铨之后有诗名的人。著有《青芝山馆

  • 声韵易知

    四卷。清庄瑶撰。瑶字琪园,山东莒县人。官河南河北道。自序言其官河朔日,按月课试书院,诸生长于试律者固多,而平仄错讹者纷如牛毛,亟思有以正之。然《广韵》、《韵会》、《韵略》诸书,其发明古音者,浅学难究其

  • 读史举正

    八卷,清张熷撰。张熷,字曦亮,号南漪,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乾隆九年(1744年)拔副贡、十六年(1751年)中举,举经学,后未试即卒,著有《南漪遗集》。《读史举正》一书即是张增读史心得,随笔而成

  • 汇刻书目

    ①(又称《汇刻书目初编》) 十卷。清顾修辑。顾修,字仲欧,浙江石门人,目录学家。平生酷爱读书,手不释卷,且有信手摘录的习惯。根据这些摘录,编纂了我国第一部丛书目录——《汇刻书目》。首刊于嘉庆四年(17

  • 韩诗内传

    一卷。汉韩婴撰,清王谟辑。本书共收入释文一百五十八条。其中《诗正义》九条,《周礼正义》五条,《礼记正义》七条,《公羊传注》二条,《孟子音义》一条,《尔雅注疏》四条,《史记注》五条,《前汉书注》五条,《

  • 槐轩集

    十卷。清王曰高(约1673前后在世)撰。王曰高,字登孺,一字北山,号槐轩,生卒年不详。茌平(今属山东茌平)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授庶吉士。后改为给事中,历十七年多有建白。著有《槐轩集》。是集

  • 范太史集

    五十五卷。宋范祖禹(1041-1098)撰。范祖禹,字淳甫,一字梦得,成都华阳(今四川双流县)人。祖禹少孤,由叔祖范镇抚养,闭门读书。后举进士甲科。曾从司马光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达十五年之久。书成,

  • 夏小正音义

    不分卷。作者姓名未著。书为二册,前序未记年月,后有何焯康熙五十六(1717)之跋,其语意似作者为其熟知者,然游词闪烁终未能道出为何人也。检阅全书,屡见庄述祖之案语,案庄述祖,著有《明堂阴阳夏小正经传考

  • 宗圣志

    ①十二卷。明吕兆祥(生卒不详)撰。吕兆祥,吕元善之子,明末海盐(今浙江省海盐县)人。生平仕履不详。著有《陋卷志》、《东野志》等。《宗圣志》记载有关曾子事迹。曾子祠墓在山东嘉祥县,其历代崇祀本末记载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