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荣昌县志

荣昌县志

①四卷首一卷,清许元基纂修。许元基,武进人,曾任荣昌县知县。荣昌县志,创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县令史彰。史氏任县令时,荣昌县十分贫困。县城内,大都是颓房陋屋,县衙也是上漏下淤。史氏奉旨修志,召士民询之,皆曰兵燹之余,即衣物亦鲜存,更无人藏典籍。遂召耆老,叩以名人胜迹,则均曰幼即逃避远地,都不复记忆。史竭力搜编,历尽艰难,方得以修成邑志一部,兹编为续史志而作。《荣昌县志》乾隆十一年(1746)刻,二十九年(1764)增刻本,共四卷首一卷,卷首为图考。正文分为:卷一,星野、建置、沿革、疆域、形势、城池、公署、仓廪、田赋、户口、盐政、驿站、铺递、坛庙、寺观、古迹、山川、关梁、风俗。卷二,职官、选举。卷三,名宦、人物、忠义、孝友、节烈、仙释。卷四,艺文。虽简,叙次乃井然有法。艺文不多,但所载名媛朱怀琼等人诗,均清新可诵。此志尚有乾隆五十一年(1786)增刻本和嘉庆二年(1797)增补重印本刊行于世。② 二十二卷,清施学煌、谢金元修,敖册贤纂。施学煌,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曾任荣昌县知县。谢金元,字乾初,乐山人,廪贡。敖册贤,邑人。荣昌县志自县令史彰、许元基先后纂修后,同治四年(1865)县令文康重修。兹编则为续文志而作。《荣昌县志》光绪十年(1884)刻本,此志分门别类与他忐无殊,而更加切实了当,言必有物。通观全书,优点有三:一曰选材精当,不像一些志专载稀奇古怪之事,耸人听闻,滥竽充数。二曰稽查精细,不像一些志山川道里东西互易,科名仕宦则庚甲多误,人物多冒说堪虞,言行又传闻失实。三曰文笔优雅流畅,既不作拘迂之谈,又不为诡激之论,其所蕴固有出于文章之外者,然皆不负前哲。尚有光绪二十年(1894)再增刻本。

猜你喜欢

  • 久芬室诗集

    六卷。清郑襄撰。生卒年未详。郑襄字赞侯,一字湛侯,湖北江夏人。官安徽全椒县知县。此集凡六卷。自咸丰二年(1852)迄光绪十五年(1889),共存古近体诗八百二十五首。由挚友陈克劬选定。冯志沂评云:“深

  • 急就篇

    四卷。西汉史游(生卒年不详)撰,唐颜师古(581-645)注,宋王应麟(1223-1296)音释或补注。《汉书·艺文志》注称史游为“元帝时黄门令(宦官)”。原名《急就章》,简称《急就》,汉初的童蒙识字

  • 江村销夏录

    三卷。清高士奇(生平详见《春秋地名考略》)撰。此书是高士奇告归平湖之日,以所见法书名画,考其源流,记其绢素长短广狭,后人题跋图记等,一一记载而成此书。其体例很象《铁网珊瑚》和《清河书画舫》,稍有不同的

  • 横山草堂丛书

    两集,二十二种,六十九卷,附三种,五卷。民国陈庆年编。陈庆年字善余,江苏丹徒人。生卒年不详。曾任湖北译书局总纂,提调湖南全省学务,著作有《横山乡人类稿》、《汉津遗文疏证》等。丛书为陈庆年任职江南图书馆

  • 陶诗汇注

    四卷。清吴瞻泰撰。吴瞻泰字东岩,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本书为陶潜诗注汇集,共四卷,成书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首卷载宋吴仁杰、王质二家年谱,末卷附诗话百余条。集中诗注则采宋代汤汉、元代刘履、明代

  • 仪礼韵言

    二卷。清檀萃(1725-1801)撰。檀萃字默斋,望江(今安徽省西南部)人,乾隆辛巳(1761年)进士,曾任云南禄劝知县。《清国史文苑传》和《安徽通志》均不载檀萃著录此书。此书的旧抄本,首署檀氏《仪礼

  • 太平经国之书

    十一卷。宋郑伯谦撰。郑伯谦生卒年不详,字节卿,永嘉(今浙江宁波)人,初官修职郎,后为衢州府学教授。宋王与之撰《周礼订义》,首列宋代研究《周礼》者,共四十五家,并类编姓氏世次,郑伯谦为第三十一,居黄度、

  • 明光宗贞皇帝实录

    八卷。明叶向高(1559-1627)等修。向高字进卿,号台山,福建福清人。万历进士,累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天启时与魏忠贤等抗争,卒谥文忠。著有《说类》、《苍霞草》、《编扉奏草》。该书成于天启三年

  • 痘疹博爱心鉴

    二卷。明魏直(生卒年不详)撰。魏直,字廷豹,号桂岩,萧山(今属浙江省)人。善诗文,通医理,以医闻名于吴越间,尤长于小儿痘疹证治。此书又名《痘疹全书博爱心鉴》,简称《博爱心鉴》,成书于嘉靖四年(1525

  • 苏州府志

    一百五十卷,首十卷。清宋如林、额腾伊修,石韫玉等纂。宋如林,字仁圃,汉军镶红旗人,举人。额腾伊,蒙古正白旗人。石韫玉,字执如,号琢堂,清吴县(今苏州市)人。乾隆庚戌科(1790)状元,曾典试福建,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