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蒲州府志

蒲州府志

二十四卷,图一卷。清周景柱纂修。周景柱字西擎,浙江遂安人。乾隆七年(1729)举人,乾隆中由中书任太原同知,月余擢太原知府。周景柱性清刚,断案如神,庭无留狱。历知宁武、蒲州二府,在蒲兴建书院以及考院府署,浚姚、涑二渠与五姓湖,规复水利,深受百姓拥护,累迁河南、甘肃按察使。其地形势,黄河北来,太华南倚,总水陆之汇要。周景柱谋其事,四处网罗,亲手加以订辑,数月而成。《蒲州府志》乾隆十九年(1754)刻本。全书二十四卷图一卷,三十四目,分为:卷一星野、地表、沿革、形胜、疆域,卷二山川,卷三古迹、风俗、物产,卷四城池、坛庙、官署,卷五学校、田赋、兵卫,卷六职官,卷七宦绩,卷八至卷九选举、封荫,卷十至卷十二人物,卷十三忠节、孝友、文苑、吏师,卷十四义行、隐逸、方技、仙释、寓贤、续传,卷十五列女,卷十六至卷二十二艺文,卷二十三事纪,卷二十四余录。首有府志图。府志此编为首创,观其发凡义例,颇具史识;考沿革古迹,致力最深。按沿革首列古今郡地表,凡沿革所不能书者,于表著之。表所列者,于秦以上加详;而记述沿革则自汉始。以方志图表并茂之体,非此志首创,而加以说明者,始见于此志。古迹目中考证,征引甚繁。如杨贵妃村考,首引史传纪载为证,谓在雷首山下独头坡,唐贵妃杨氏本弘农人,其父元琰,家于蒲州独头村,贵妃生于其间,及入宫后,因号其村为贵妃村。今独头坡,为唐时村地。又如考鹤省楼在城西河州渚上,北周宇文护所造,至金明昌时尚存。特引征当时名人题咏诗为证,这二首均为蒲州闻名胜迹。此志考证翔实,资料较丰,有一定参考价值。该志尚有光绪二十九年(1903)补版重印本刊行于世。

猜你喜欢

  • 禹贡合注

    五卷。夏允彝(?-1644)撰。允彝字彝仲,号瑗公,谥文忠,后改忠节。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明末学者。崇祯十年(1637)进士,授长乐县知县。福王朱由崧时,召为吏部主事。后南都陷落,投水而死。

  • 治河方略

    十一卷。清靳辅撰。靳辅(1633-1692),字紫垣。汉军镶黄旗人。顺治中以官学生考授国史院编修。康熙初历内阁学士、安徽巡抚。康熙十六年(1677),选授河道总督,主持治黄河工程。在任十余年,河患大减

  • 文翰类选大成

    一百六十三卷。明李伯玙、冯原同编。李伯玙,上海人,生卒年不详。官淮王府长史;冯原,慈溪人,生卒年不详。官淮王府纪善。是书系编者奉淮王之命而作。前有淮王序,自称西江颐仙。据《明史》载,仁宗子淮靖王瞻墺以

  • 周礼精华

    六卷。清陈龙标撰。龙标为福建侯官人。此书首有自序,称“百数家之笺疏训释,……广为采辑。凡可以明礼制、广见闻、资考证者,皆为酌繁就简,撷其精华。”其次为引用书目,所列书目十分详尽。此书虽为制义而作,但书

  • 乐诗考略

    一卷。王国维(1877-1927)撰。国维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清末诸生。在文学戏曲、历史、古文字等领域均有精深造诣,有《观堂集林》。此《乐诗考略》凡一卷,系集合关于乐学论文而成,计有

  • 道德真经三解

    四卷。元邓锜(生卒年不详)撰。邓锜,元人,号玉宾子,其余事迹均不详。撰有《道德真经三解》。邓锜认为,老氏之学,以《真常》为主,道德为宾,以前各家注解常将二者混为一谈,妄生异端;而各家注疏,假借玄谈,不

  • 长谷集

    十五卷。明徐献忠(1469-1545)撰。徐献忠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其生平详见《吴兴掌故集》条。是集凡十五卷。赋一卷,诗三卷,文十一卷。嘉靖四十三年(1564),由松江府知府袁汝是与其乡士大夫筹金刻

  • 双芙阁吟稿

    不分卷。清姚畹贞(1802-1828)撰。姚畹贞,字芙初,江苏海虞(今江苏常熟)人,张燮之儿媳,张蓉镜(字芙川)之妻。《清稗类钞》云:张燮,字子和,昭文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进士,官至宁绍台兵备

  • 粤雅堂丛书

    三编,三十集,二百零八种,一千二百八十九卷。清伍崇曜(1810——1863)辑。伍崇曜,原名元薇,商名绍荣,字紫垣,广东南海人。其父伍秉鉴于广东开办洋行,为广东富商,伍崇曜也曾经营怡和行。鸦片战争时曾

  • 天台诗选

    五卷。明许鸣远(生卒年不详)编。许鸣远字有望。浙江天台人。自序说:为天台先正诗,多湮没失传,虑后学并此近今者而失之,因加搜罗。间入仙释及占籍之士。起南宋迄明,凡二百二十四家。搜采不可谓不广,然元以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