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融县志

融县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刘斯誉修,路顺德纂。刘斯誉,江西南丰人,进士,知县。路顺德(1777-1862),字应侯,号松坡,广西融县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举人。著有《人镜录》、《捕蝗法》等书,与当时广西著名学者郑小谷友情颇笃,故后,郑小谷为其作墓志铭。旧志创修于明李先芳,残缺不可考。乾隆间知县皇甫复修,未付剞劂。道光十年(1830)知县刘斯誉聘路顺德据乾隆本续修县志,成志于道光十一年(1831),《融县志》道光十一年刻本,全志十二卷首一卷。卷首为图,正文分为:卷一星野、禨祥,卷二地舆、沿革、山川、关隘、津渡、驿站、陂塘、圩市,卷三田赋、盐引、城池、风俗、物产,卷四学校、书院、义学、坛庙、古迹、冢墓、兵制,卷五秩官,卷六选举、吏材、封荫,卷七名宦、乡贤、义风、列女、迁谪、隐逸、仙释,卷八兵寇、瑶僮、纪事、杂记,卷九至卷十一艺文,卷十二乡村。此志体例较严谨,内容较丰富。门目的安排与内容,体现了方志“统合今古,横排竖写”的原则。其记载了该县自然地理、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事,地方特点颇为突出。气候一门详载历来洪水、地震的次数、规模及程度。此志还突出其县为少数民族聚居边远山区的特点,较多记载少数民族的来历、迁徙、方言、生活习俗及民族风情,并录县中数十次较大规模的少数民族反抗斗争。另录地方物产,包罗广泛,凡粮食、竹木、水产、矿藏均载不漏,其中竹木记述尤为详明。有民国二十二年(1933)黄志勋油印本,现仅存民国抄本。

猜你喜欢

  • 四书通旨

    六卷。元朱公迁撰。朱公迁生平详《诗传疏义》条。该书取四书之文,条分缕析,以类相从,共分九十八门,每门中又以语意相近者连缀列之,而一一辨别异同。昔二程曾以此法教学生,而公迁推广其意以成此书。其间门目既多

  • 邯郸县志

    八卷。明张第修,张成教纂,卢龙云续修,宋仕明续纂。张第,山东茌平人,曾任邯郸县知县。张成教,邯郸人,曾任陕西巩昌府通判。卢龙云,广东南海人,曾任邯郸县知县。宋仕明,广东普宁人,曾任邯郸县教谕。万历元年

  • 文选考异

    四卷。清孙志祖(1737-1801)撰。自南朝梁萧统所编《文选》问世以来,流布极广。社会通行的注本亦为不少。孙志祖则认为当时社会广泛流传的毛氏汲古阁刻本只载“李(善)注”一家,字句讹误脱衍、杂驳之处太

  • 慧山记续编

    三卷。清邵涵初撰。邵涵初,字吟泉,江苏无锡人,为邵宝八世族孙。明邵宝曾撰《慧山记》。此篇则续之,并与之合刻、为之加注。《慧山记续编》同治七年(1868)刻本。共三卷。卷首列清圣祖高宗宸翰。正文分为十一

  • 宛陵群英集

    十二卷。元汪泽民(1273-1355)、张师愚合编。汪泽民,字叔志,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延祐五年(1318)进士,授承事郎,同知岳州路平川州事,历南安、信州两总管府推官,后补平江路总管府推官,调济

  • 掖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张思勉修,于始瞻纂。张思勉字诚之,满洲汉军旗人,举人出身,乾隆十五年(1750)任掖县知县。于始瞻,邑人。掖本大邑,人材茂盛,而无志。至乾隆二年(1737),前知县熊铨始创志稿,未付梓

  • 渊鉴类函

    四百五十卷。清张英(1637-1708)、王士祯(1634-1711)等,奉清圣祖之命编撰而成。张英字敦复,号乐圃。安徽桐城人。康熙六年进士。官累迁礼部尚书,兼管翰林院詹事府。先后历任国史《一统志》、

  • 笔梦

    一卷。撰者不详。该书记明朝邑绅钱岱之事。岱字汝瞻,后为山左巡方使者,钱牧斋前邑中巨绅。姚星岩写本作《笔梦录》。现有《虞阳说苑甲编》本。

  • 楚辞

    七卷。战国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撰。屈原,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楚国贵族,伟大爱国诗人。在怀王时,曾任三闾大夫、左徒。学识渊博,为人忠贞耿直,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

  • 柏堂读书笔记

    十三卷。清方宗诚(1818-1888)撰。宗诚字存之,安徽桐城人。是书乃宗诚读书笔记,分七部分,《论文章本原》三卷,《读文杂记》一卷,《说诗章义》三卷,《陶诗真诠》一卷,《读乐鉴论》三卷,《读史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