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衍极

衍极

二卷。元郑构(生卒年不详)撰。郑构,字子经,罗源(今属福建)人,一作莆田(今属福建)人。泰定中官南安县教谕,与陈旅为文字友。著有《衍极》五篇,《衍极记载》三篇,《书法流传图》、《学书次第图》等。《永乐大典》中只载其《衍极》,缺其记载三篇及二图。陶宗仪之《书史会要》中称郑氏能大字,兼工八分。盖究心斯艺,故能析其源流如是篇。《衍极》分上下卷凡五篇。上卷有至朴篇、书要篇。下卷有造书篇、古学篇、天五篇。卷末附《学书次第之图》及《书法流传之图》,卷首有延玦七年(1321)京口李齐仲思作《衍极原序》。《衍极》之注为刘有定所作,刘有定,字能静,号原范,甫田人。其名载林承霖《莆阳诗编》,亦见《书史会要》,同为文雅之士。其注精细详备。于卷末有“刘有定至治壬戌年庚申”之文字,阐释《衍极》之深远意义,以及自己“详疏下方,使人考辞以得义,而知书之为用”的作用。《衍极》五篇所叙,自苍颉至元代,凡古文、篆籀,以及书法之变,皆在所论。宣抚使齐伯亨“采而上之”,颇为当时推重,曾专修“衍极堂”以藏是书。可见是书享誉其时。《衍极》辞严义密,是我国书法史上一部重要书论。有《陈氏秘笈》本,振绮堂有精钞本,明刊本五卷,明万历四十七年沈率祖刊本五卷,清乾隆翰林院钞《四库底本》二卷,《八千卷楼》有钞本,《十万卷楼丛书》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金闇斋集

    十二卷。清金敞(1618-?)撰。金敞字廓明,号闇斋。武进(今江苏常州市。一作靖江)人。师事宜兴汤之锜,执礼恭谨。其学出于东林。本集首载《家训纪要》一卷,是其父所札记以训子孙,故冠书首。然后依次为《默

  • 元包

    五卷、附《元包数总义》 二卷。北周卫元嵩(生卒年不详)撰,唐苏源明传、李江注,宋韦汉卿释音。《元包数总义》二卷是宋代张行成补撰。卫元嵩,成都人,明阴阳历算,献策于后周,赐爵持节蜀郡公。明代胡应麟作《书

  • 四书摭余说

    七卷。清曹之升撰。之升字寅谷,浙江萧山(今浙江萧山)人。官至陕西醴泉县知县。是书分《论语》三卷,《大学》一卷,《中庸》一卷,《孟子》二卷,皆取其实事之当考证,为博征而详说。邵晋涵序称其以和粹之识,潜心

  • 历代铨选志

    一卷。清袁定远撰。袁定远,里贯未详。本书乃作者任吏部文选司郎中时所作。主要记述各朝铨政选举之法,即历朝选用官吏的制度。全书叙述较为简略,又有遗漏、失实之处。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多略而不叙;又谓明

  • 见闻录

    八卷。明陈继儒(1558-1639)撰。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终身隐居、杜门著述,辞官不荐。诗书画文皆通、名重一时。著述宏当,有《建文史》等三十余种。《见闻录》

  • 书经精义

    四卷,补遗一卷。清黄淦撰。此书卷首有特通阿序以及黄淦自序,其次是古《尚书》序及总论。卷一《虞书》,卷二《夏书》,卷三《商书》,卷四《周书》,卷末补遗。书中无黄淦自己的见解,多取自诸家之说,所采宋人蔡沈

  • 四书小注约编

    四十卷。清郑士范(详见《春秋传注约编》)撰。士范喜讲程朱之学,早年读《朱子四书章句集注》、《朱子或问》,参之《语类》、《文集》,撰《朱子约编》一书。及读明《永乐四书章句大全》,病其于朱注下双行小注繁芜

  • 山居集

    八卷。明栗应宏撰。栗应宏,字道甫,山西长子(今长治)人。生卒不详。嘉靖中举人。屡试不第,耕读太行山中。祥符高叔嗣谢病归,应宏往与订交,叔嗣曾作《紫团山歌》赠之。此集即叔嗣所为序。人称其“只五言近体颇有

  • 垂世芳型

    十三卷,清金维宁撰。金维宁字德藩,华亭(今属上海市)人。康熙年间举人,著有《秋谷杂编》。《垂世芳型》最初名《连珠汇校》。系作者从历代事迹中选取若干,每人立一传加以论断评说,相当于通史的形式。郑重欲为之

  • 张卿子先生遗集

    四卷。明张遂辰撰。遂辰,字相期,又字卿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均不详。明亡后隐居不出,以布衣终其身。该集均为古今体诗,古体、今体相杂,以纪年顺序排列。全集四卷,每集又分上下卷,一卷为白下编,是